![]() |
|
|||
22歲的小朱從深圳來北京打工,他在分類信息網站上看中了一個“配菜員”的工作,於是跑去應聘,還交了600塊錢“伙食費”。沒想到,和小朱籤合同的是一家“黑中介”,給他介紹的工作根本不是描述的那麼回事。小朱想退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小朱說,不久前,他在一家分類信息網站上看到招聘“配菜員”的帖子,帖子裏說是給一家公司五六十人配菜,月薪爲4000元。小朱心想這個工作報酬高,也不累,於是撥通了對方留下的手機。接電話的人告訴小朱,他們在成壽寺一個寫字樓裏辦公。小朱一聽還挺正規,立馬就趕了過去。
接待小朱的是一名女子,她說小朱得先簽一份試用期合同。小朱覺得這也合理,就同意了。這名女子還讓小朱繳納600元伙食費,說將來只要小朱做這份工作,錢就會退到他的飯卡里;如果小朱不能勝任這份工作,那麼這筆錢只退10%到30%,這句話還被寫進了合同裏。儘管如此,小朱心想,他以前在深圳做過配菜員肯定能勝任這份工作,因此毫不猶豫地就在試用合同上籤了字。
女子隨後給了小朱一個“肖經理”的電話,說他會安排具體工作,於是小朱當即打電話聯繫,並趕到了肖經理的辦公室。沒想到,這個肖經理又把小朱支給了另一個“蘇經理”。就這樣,第二天,小朱帶着行李,來到位於高米店南的一家物流公司。原來,所謂給公司當配菜員,其實是給物流公司的四五百人做大鍋飯。小朱看到工作環境比工地還要差,覺得自己被忽悠了。小朱當即提出想退錢不幹了,對方笑着說,他的錢交給了“黑中介”,還怎麼要得回來?
“黑中介”?聽到這裏,小朱愣住了。物流公司的人告訴小朱,他們爲了找配菜員,也給這家中介交了錢。兩家很熟,因此如果小朱能在這裏幹滿一個月,他們會幫着小朱把錢要回來。這樣的“口頭承諾”,根本無法讓小朱放心,於是當晚小朱就打車回到了北京的出租屋。
記者在北京工商局“北京市企業信息信用網”上根本查詢不到這家公司。
昨天,小朱打電話給這家中介公司,提出退款,對方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