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欄語:2010年以來,以“小巨人”企業爲代表的天津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成爲全市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的主力軍,代表着天津發展的希望與未來。在2014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到來之際,由2014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辦和市科委共同指導,北方網、天津全球成長型企業協會和市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共同舉辦的“小巨人走進達沃斯”活動於日前啓動,爲深入挖掘“小巨人”企業的成長經驗和創業故事,展現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做大做強的精神風貌,展示天津作爲新領軍城市所蘊含的勃勃生機和巨大潛力,在全社會進一步濃厚創新氛圍,激發創業活力,北方網派出多路記者深入採訪,從即日起推出《小巨人的成長故事》系列報道,今天刊發《做足“針線”功夫 天津焊材闖出大市場》。


天津北方網訊:焊材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被稱爲“鋼鐵的針線”,別看這“一針一線,但是卻是與鋼鐵互相依存,關係到各種項目建設的大環節。日前,“小巨人”走進達沃斯活動來到了報名企業之一的天津金橋焊材集團永昌焊絲有限公司,這家快速發展的中國焊材領軍企業正在用“針線”編織出一幅民營強企欣欣向榮的喜人畫卷。
科技打破“壟斷” 爲傳統行業發展添後勁
天津金橋焊材集團永昌焊絲有限公司坐落在東麗開發區,在這裏每天可以看到運送焊接材料的車輛繁忙地穿梭着,尚未進入廠區,就能讓人充分感受到企業的生機與活力。
“在目前焊材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我們企業依然實現了快速增長,2013年,全集團銷售焊接材料136.5萬噸,比上年增長6.39%。”天津金橋焊材集團永昌焊絲有限公司總經理侯雲昌告訴記者。
能取得如此佳績在如今實屬不易,而這一切的取得,侯雲昌說要歸功於企業從創建以來,對產品品質、對科技創新孜孜不倦的追求。據瞭解,在傳統焊條產品市場每況愈下的情況下,“金橋”以自動化焊絲爲代表的一批高新技術產品幫助企業實現了20%的年增長。目前,“金橋”可生產電焊條、實心焊絲、藥芯焊絲、埋弧焊絲、氬弧焊絲、焊劑等十幾個大類、四百多個品種的焊接材料。其中,高端、高新、高質焊材數十種,有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或天津市科技進步獎。2013年,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自1999年起,已連續14年行業排名第一,年產銷量全球第一,佔國內焊材市場份額的1/3,佔世界焊材市場份額的1/6,是世界上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產銷量突破百萬噸的焊材企業。
如今,“金橋人”從1986年起步就種下的種子,綻放出了絢麗的花朵、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科技創新爲“金橋”焊材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不過,回首過去的發展道路,其實並不平坦。


天津金橋焊材集團永昌焊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處處長肖輝英告訴記者,目前代表該企業的代表性產品自保護藥芯焊絲從2004年就開始進行研發,經過了三年多的艱苦攻關,該產品才試驗成功。
“這種產品可以通過自帶的藥層,省去了野外作業還要攜帶惰性氣體進行焊接的不便,對野外施工來講,更方便、更安全。”不過讓市場信任這樣一個新產品還需要方方面面的考驗,“那時候帶着新產品的樣品,我們的工作人員在野外跟施工人員摸爬滾打,及時聽取現場人員意見,解決應用的時候各種問題,最終憑藉過硬的品質贏得了買方市場的信任。”
據瞭解,在“金橋”之前,像自保護藥性焊絲這樣產品都是被外國公司壟斷,產品的價位、供貨週期、守候都受外方制約,金橋的產品研製成功後,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不懼市場風雨 勇走創新之路
爲使企業長久生存發展下去,“金橋”的創始人侯立尊先生就提出了開展培育“人力資本”工程,打造一支管理、技術等方面的人才梯隊,保持企業旺盛的生命力。
爲此,無論市場大潮如何風起雲涌,“金橋”持續投入研發資金。近年來,企業又投資5000餘萬元建立了科研大樓,購置了世界上各種先進的檢測設備,使其成爲了國內行業裏最先進的科研機構。
侯雲昌表示:“我們企業一直以創新帶動企業發展。整個國內外經濟形勢都處於一個升級轉型的過階段,焊條行業也要跟隨鋼鐵行業升級轉型,如果不更新換代,焊條這個傳統行業也會被慢慢淘汰掉。”
目前,金橋擁有專業的研發團隊三百餘人,申請專利160餘項,授權78項。
肖輝英告訴記者,傳統產品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他們要做到的是質高價低,做到單臺產量最高、用人最少、勞動強度最低、成本最低,同時,產品質量在同類產品中做到最好。另一方面,不放鬆新產品研發。“我們現在製作的不鏽鋼焊材可以達到-196攝氏度的超低溫。這也是目前國內最高水準。”
產品實現突破,爲客戶提供了多種選擇並不代表着客戶的滿意,很多時候意想不到的困難都在等待着“金橋”。“我們給徐工集團供貨的時候,他們對焊接位置要求很特殊,爲了滿足複雜的工藝,我們反覆多次將方案進行了調整;還有建設港珠澳大橋的時候,由於橋面有角度,焊接的時候鐵水會因爲坡角流淌,對焊接質量有影響,爲此,我們把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的配方調整,僅用一個星期就攻克了技術難關……”說到這些年來研發產品的酸甜苦辣肖輝英深有感觸。
目前,“金橋”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完善的技術支持,贏得了國內一系列重點工程的青睞,包括在長江三峽大壩、杭州灣跨海大橋、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30萬噸油輪船體、一萬標準箱集裝箱船體、18萬噸散貨船船體、高速列車(C70)箱體和高速鐵路鋼軌對接、廣西石化3000萬噸煉油工程、100萬噸乙烯裝置等項目中,“金橋”的產品已經發揮着重要作用。金橋集團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軍工、壓力容器、造船、橋樑、管道運輸、鋼結構、工程機械、汽車、大型電站等一系列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行業。

要效益看“雙贏” 小焊材築起強國夢
如今“金橋”已經成長爲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獲得可觀經濟效益的時候,“金橋人”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曾經有外國想要以高價併購“金橋焊材”,但是被金橋人斷然拒絕。“金橋人”常說,企業一步步走來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因此,他們也要用自己行動回報各方關注,用鋼鐵的針線編織着焊材行業的“強國夢”。
“現在,我們的自動化產品已經在國家軌道建設項目上進行試驗了。以前,鋼軌壞了,無法在現場實現焊接操作,需要將新的鋼軌焊接好後再鋪設上,現在利用新技術,我們可以實現鋼軌在現場完成焊接,可以讓鋼軌重複利用,可以配合國家縮短焊接工程建設週期降低成本、實現資源再利用。”肖輝英說。
另外,爲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還祖國青山綠水,“金橋人”自加壓力,研製無鍍銅環保型氣保護焊絲。這種新型焊絲改變了以往鍍銅焊絲在製造過程中使用“酸”的歷史,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對於焊材行業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產生了重要意義。
放眼未來,“金橋人”將目光瞄準了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天津金橋焊材集團永昌焊絲有限公司總經理侯雲昌表示:“目前,集團擁有兩家高新技術企業,即‘永昌’和‘金橋’。未來我們將與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合作,與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將從現在三百多人的科研團隊發展到六七百人。在未來三年內,我們還要把高附加值產品從產值40%的比例提升至60%,併購一家有實力的焊機廠,把焊材、工藝、設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爲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焊接一體化服務方案。同時,加大研發投入,延伸產業鏈,完善上下游產品,降低成本。加快走出去戰略,在國際市場上加大投入,在海外建立二三十家辦事處,甚至未來考慮在海外建廠。目前,我們的銷售額是60億元,未來三年達到100億,進入中國500強。”
今年,天津金橋焊材集團永昌焊絲有限公司成爲了“小巨人”走進達沃斯的參選企業,有機會與全球成長型企業領軍人物一起交流,侯雲昌表示非常期待:“這次能參加達沃斯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我想通過這次會議,瞭解國內國外整個的經濟形勢,關注焊材行業未來的發展走勢,以制定出更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的戰略。”(記者霍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