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總統奧巴馬8月2日在專機“空軍一號”上接受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的採訪。在闡述自己的外交政策時,奧巴馬對俄羅斯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態度,而談到中國時則褒貶兼而有之。
被問及俄羅斯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時,奧巴馬以一種漫不經心的口吻說:“普京通過製造短期危機的方式獲取政治收益,但從長期來看,這些收益會傷害俄羅斯。”
“我深信保持長遠眼光是重要的,但俄羅斯根本沒有這種眼光。”奧巴馬還尖刻地說:“沒有移民擁向莫斯科尋找機會,俄羅斯男子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60歲左右,這個國家的人口正在萎縮。”
奧巴馬承認,美中之間有時存在緊張關係,但這種緊張是“可管理的”。他認爲,當中國“從世界的簡單低附加值產品製造者”,轉爲“製造那些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的高附加值產品”時,美中貿易衝突將降低。奧巴馬同時稱,“你也必須對中國保持相當強硬,因爲他們會盡其所能推進發展,直至遇到阻力。”
在採訪中,奧巴馬對自己處理中國問題的“經驗”顯得頗爲自負。他說,“中國人不會感情用事,他們對抽象事物不感興趣,所以單純呼籲其尊重國際規則是不夠的”,“必須有一種機制,當我們認爲中國違反了國際準則時,便要表現得強硬,但同時也要向中國展示(這種機制)長遠的潛在利益”。他還強調,這種機制並非只是針對中國,也包括其他新興市場國家。
在談到對非投資時,奧巴馬稱:“中國投資的外衣下存在對自然資源的需求。美國對非投資目的更單純。”
復旦大學教授吳心伯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番講話可視爲奧巴馬對當前大國關係的最新認知。可以感受到,奧巴馬對美俄關係的無能爲力,只能通過輿論宣傳來貶低俄羅斯與普京。在對華關係上,可以感受到,奧巴馬不希望中國走“冒險主義”的對外政策路線,也指出了美中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新方向,即有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品的貿易互動合作空間。至於奧巴馬強調要對華保持相當強硬的態度,這反映了他本人在對華關係的戰略意圖方面還“存在疑慮”,需要中美外交方面的進一步工作。吳心伯說,對中國新領導層在中國國力增加基礎上的戰略構想,美方似乎尚未充分認識,且存在較爲明顯的“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