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12日晚21時昭通市魯甸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發佈會上,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樑冬春宣佈,經過七天奮戰,12日17時已全面打通牛攔江堰塞湖導流槽,這標誌着堰塞湖危險已基本解除。雲南省副省長尹建業在發佈會上表示,堰塞湖的風險區和預警區大幅縮小,已排除了潰壩風險。下一步將依據專家意見,把堰塞湖“變害爲寶”。
武警水電部隊司令員嶽曦表示: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的處置難度不低於2008年的唐家山堰塞湖。下一部,武警水電部隊將做好堰塞湖的後續處置工作。
在魯甸縣牛欄江紅石巖兩岸,地震讓山體發生塌方,形成大型堰塞湖。武警水電官兵自8月7日起在堰塞體頂部開挖的泄流槽,是爲了降低潰堰風險,及時引流。泄流槽遠看像是在堰塞體的頂端開了一個V字型的小口,其實是一個像T型的截面,底部寬約4到6米,上部寬約30米以上,深度最淺的地方是8米,最深的地方有13米多。現在泄流槽的底部距離堰塞湖的水面還有大約32米的距離,所以其實並不是靠它來實現主動的泄流,而是用它來防範水位再次上漲造成的壓力,如果水位再一次上漲到泄流槽的底部,就可以實現自然的泄流。
施工人員表示,此次搶險工作遠遠要難過唐家山堰塞湖,因爲唐家山的堰塞體其實是鬆散的土質,很容易清除,而這一次是非常堅硬的岩石,在排除的過程中需要有很大量的爆破,在爆破完之後挖掘的過程中,甚至對於大型的機械都會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