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者29日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獲悉,《即時通信工具公衆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業界簡稱“微信十條”)發佈後,騰訊公司對照規定要求開展自查自糾,近日向國家網信辦報送第一批微信公衆賬號處置名單。
據悉,“微信十條”發佈以來,騰訊公司對微信公衆賬號進行全面梳理,並對有假冒社會公共機構和媒體名義、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涉暴力恐怖、發佈虛假廣告、編造傳播謠言、破壞民族團結、誹謗他人、侵犯個人隱私等八類違規行爲的公衆賬號採取了處置措施。包括暫停賬號更新7天、15天、30天、90天和永久關閉等。截至8月25日,共暫停更新公衆賬號311個、永久關閉公衆賬號46個。
據騰訊公司介紹,首批永久關閉的公衆賬號中,“浙江新聞”因假冒媒體機構發佈虛假信息被關閉。該公衆賬號自稱“國務院新聞機構確定的地方重點新聞平臺,浙江省惟一的省級重點新聞微信。以‘權威媒體、大衆網站’爲基本定位,內容和經營實力已躍居全國地方網媒前列”,經網民舉報並覈實,該賬號系虛假賬號,其冒用新聞網站公衆賬號名義長期發佈不實信息。“雙甜記”“艾斯8”等因發佈大量淫穢色情圖片,“紙巾老溼”等因發佈大量低俗圖文被永久關閉。
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十條”對即時通信工具服務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務和使用行爲進行了規範,對通過即時通信工具從事公衆信息服務活動提出了明確管理要求。騰訊首批關閉公衆賬號處置名單是落實企業管理主體責任的積極一步。從處置名單看,商務類公衆賬號存在較多違規發佈問題。
據瞭解,網信辦正積極指導即時通信企業落實公衆賬號真實身份信息註冊和分類備案等工作。隨着工作的推進,公衆賬號傳播秩序有望得到進一步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