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標題:緊貼羣衆需要突出整改實效——東麗區大力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和羣衆滿意度)
東麗區以解決羣衆關注的突出問題爲抓手,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管理服務措施,狠抓作風建設,切實提升審批效能和羣衆滿意度。
深化改革不停步,貼近民意抓創新。一是籌建區行政許可北部分中心。教育實踐活動中,金鐘、華明、東麗湖等街道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出了辦事不方便的意見,區委、區政府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在東麗湖天安智慧港項目區內,建立東麗區行政許可北部分中心,制訂了中心軟硬件建設設計方案,開展了相關工作人員招錄工作。目前,使用面積約1100平米,涉及服務窗口36個的分中心正在加緊建設中,建成後可受理企業設立聯合審批,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前期諮詢指導、幫辦領辦代辦事務。二是推進部門行政職能整合歸併。針對行政審批效能不高的問題,區委、區政府多次專題研究職能整合歸併工作,並對具體工作進行了規劃。對入駐區許可中心的17個部門進行了職能整合歸併工作,並把此項工作納入綜合考評重要內容,市場和監督管理、發改委、環保等17個部門全部明確了首席代表,其中,有14個部門首席代表常駐中心。三是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完成行政許可事項消減、歸併和市級下放承接工作,我區目前共有行政許可事項235項,減少了28項,下降了10.65%。動員街道和行政審批部門清理規範行政職權和便民服務事項,正在按照全區工作佈置進行細化審定上報。四是簡化企業准入審批改革措施。結合落實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措施,實行“先照後證”,建立項目投資企業主體資格登記制度。對要件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新設立企業實行“三天四證一章”的工作要求,確保在3個工作日內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公章、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公開招錄6家中介機構進駐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進行專業培訓後,對辦理企業註冊登記的申請人實行免費代辦服務。據統計,從開始實施改革措施的3月1日開始到6月份,新設立企業明顯增加,超過同期一倍以上。
緊盯服務不走神,突出便民提效率。針對行政審批服務不到位的問題,研究制定了八項改進措施。一是採取“一門進一門出”機制,完成諮詢、申報、審批、領取等所有工作環節;二是針對現實需求,實現100%上門現場服務;三是建立項目辦理跟蹤調查制度;四是做好審批中督查督辦;五是做好審批中代辦領辦;六是今年重點對部分街道行政服務中心進行提升改造、設備支持、業務素質培訓;七是首問負責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實到位,澄清弄懂概念,梳理日常工作中發生問題的瓶頸問題,結合事項清理規範研究統一定製一次性告知單,對首問負責進行了嚴格界定管理;八是建立“超常規不違規”的“綠色通道”機制。對重點項目本着能快則快、能急則急的原則,在最短時間內辦結。對有特殊要求、涉及民生的項目,實行預約服務、延時服務、限時服務和流動服務。截至2014年6月底,通過企業設立聯合審批服務,新註冊企業達到2854家,註冊資金1045843.5萬元人民幣;企業變更聯合審批事項467項;有45個項目進入投資類項目聯合審批程序,辦結24項,其中內資投資額972068萬元人民幣,外資投資額742.76萬美元;政府投資項目118項,投資額4274913.1萬元。
狠抓作風不放鬆,嚴管隊伍樹形象。針對行政審批工作作風不實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定六項措施。一是嚴肅工作紀律,嚴格考勤制度和請銷假規定,規範作息時間和上崗工作時間;二是統一規範着裝,明確了在崗着裝的統一規定;三是整治內務文案,明確窗口內工作文案、各種物品整理管理的標準;四是建立投訴中心,配合區紀檢監察部門開展行政效能調查回訪,建立意見箱,公佈投訴電話,實行調查回訪反饋;五是強化督查檢查。制定了《東麗區政風行風建設明察暗訪實施方案》,成立了日常檢查巡查組織,明確責任領導,以模擬辦事羣衆、進行政策諮詢、觀察辦事流程等方式,開展了每月不少於4次的明察暗訪,對“庸懶散拖”等工作作風問題進行通報批評,對存在問題的3名當事人責令單位進行崗位調整。六是完善綜合效能考評,按照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措施的落實,加強和完善綜合效能考評工作措施,將考覈結果作爲單位評優、個人提職晉升的重要依據。
(天津市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簡報第3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