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對新人,從陌生到相識,是因爲騎行;從相識到相戀,也是因爲騎行;從相戀到步入婚姻的殿堂,還是因爲騎行。最後他們還用80輛山地車作爲婚車,騎行37公里來見證他們騎行中的愛情傳奇。
新郎叫潘偉,新娘叫於海豔,今年都剛好23歲。昨天6:00左右,記者趕到位於武清區楊北公路附近的一個居民小區時,只見40名身穿統一服裝的騎行隊員已經聚集在8號樓樓前,上身都是粉色的短袖T恤,下身穿着黑色的騎行褲。每人身旁還停着一輛山地車。另外,他們還都戴着防護帽和防護眼鏡。T恤前面清晰地印着祝福語:“恭祝大偉和燕子新婚之喜。”後背印着騎行俱樂部的名字。因爲山地車是婚車,每輛車的車把上都拴着兩個心形的紅色氣球和彩旗。
這時,新郎自駕着一輛敞篷跑車和跟在後面的6輛黑色轎車也緩慢停在樓門口處。40名騎行隊員趕緊推着山地車排成兩排站到敞篷跑車的前面,準備一起出發。8:00左右,身穿婚紗的新娘在家人的簇擁下走到了樓門口,新郎和新娘都坐上車後,隨着一名隊員“開拔”的喊聲,40名騎行隊員趕緊齊刷刷地騎上山地車,一起從小區裏行駛出來。
車隊沿着楊北公路行駛到104國道後,又繼續向前行駛,路上很多過往的車輛和行人都紛紛減慢速度或者駐足觀看,當看到是一對新人結婚時,他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最後,40名騎行隊員一起騎到武清區陳嘴鎮小王莊的村口,這裏也已經聚集了另外40名騎行俱樂部的隊員,他們與先前的40名隊員會合後,一起浩浩蕩蕩地向新郎家騎行。經過兩個多小的騎行,終於來到了騎行的終點——新郎家。
騎行中相識相知相戀
“我和海豔是在騎行中認識的,也算是一種緣分吧。”潘偉說,他是去年7月份才參加這個騎行俱樂部的,海豔參加這個俱樂部比他晚了一個月。當時他們倆並不熟悉。有一次,他到楊村的文化公園騎行,偶然遇見也到這裏騎行的海豔。當時,他只記得海豔頭髮顏色發紅,但並沒有特別深的印象。可是不久,在另一次騎行活動中又遇到了海豔,倆人在聊天中,纔回憶起曾經在楊村文化公園偶遇過。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去年夏天,潘偉再次參加俱樂部舉行的一次騎行活動,從天津騎到白洋澱。在倆人誰也沒有事先通知對方的情況下,他又和海豔在白洋澱見面了。從這一刻開始,潘偉與海豔就確立了戀人的關係,隨後,倆人經常成雙入對地參加俱樂部組織的騎行活動,並且決定結婚一定要用騎行的山地車當婚車。
80輛車騎行37公里
李奎印是武清拓騎戶外騎行俱樂部的負責人之一,同時也是這對新人的介紹人。李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俱樂部是去年5月份纔剛成立的,目前,隊員有600多人。最遠的曾騎行到了新疆。他們俱樂部從半個月前開始籌劃這件事情,當時隊員們得知這個好消息後,都表示非常樂意參加。這次,一共來了80名騎行隊員,用了兩個小時,騎行了3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