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晚,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天津117大廈主塔樓核心筒第84層混凝土澆築完成,標高達到416.91米,超越高415.2米的天津廣播電視塔,成爲中國北方最高建築物。目前,主塔樓正以最快兩天一個結構層的速度攀升,預計明年主體結構封頂,屆時將以597米的高度成爲中國結構第一高樓。
登“雲梯”一刻鐘直上“空中閣”
進入津靜公路,記者立刻被117大廈纖細的身姿所吸引。遠遠望去,一座高20米左右的“金剛罩”包裹着大樓核心筒頂部,彷彿一座“空中樓閣”橫亙雲端。
“這座大廈沒有像一般建築物那樣搭設腳手架,如今到了400米以上的高空,工人是如何施工的?”這次中建三局117大廈項目執行總經理侯玉傑當了嚮導,帶領記者登“雲梯”到達“空中樓閣”。
據介紹,天津117大廈主塔樓需混凝土19.1萬立方米、鋼筋4萬噸、鋼構件14.3萬噸,高峯期施工人員多達2500餘人,垂直運輸壓力巨大。尤其是將來塔式起重機拆除後,大量的建築材料、施工垃圾和作業人員都靠“華山一條路”——施工電梯,如果是按老辦法排隊等候,動輒一兩個小時。但在這裏,國內首個通道塔一面與主樓相連,另外三面附着5部雙籠施工電梯,實現“人貨分離、分層停靠、分時上下”,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一般中速施工電梯速度每分鐘50米,而通道塔電梯最高速度可達每分鐘90米。坐上通道塔電梯,不到3分鐘時間,記者就來到250多米的高空。接下來需要換乘,加上等候時間,不到15分鐘,便到達位於400多米高的“空中樓閣”。由於昨日天氣原因站在這個高度,四周幾乎看不清什麼了,走到護欄邊上,能和這裏比齊的也只有遠處的天塔。
現在所處的“空中樓閣”長35米、寬32米、最大高度21米、重約1100噸,這個“空中樓閣”有4層樓高,可同時進行3層核心筒立體施工,實現流水作業、無縫對接。該系統將隨117大廈主塔樓頂推至597米高空,創“中國北方第一頂”。
鋼平臺每平方米最大承重1噸,可放置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等,成爲一個巨大的“空中堆場”。此外,平臺上還配有液壓系統控制室、設備房、休息室和衛生間,可供施工人員休息使用。掛架系統是工人作業平臺,採用鋼板網全封閉,杜絕了高空墜落的危險。爲了保證模架系統更加安全有效運行,中建三局對模架主要杆件進行了應力監測,有效掌控模架的“身體狀態”。
舒適節能117大廈吹起綠色風
117大廈使用的空調系統爲國內最龐大的變風量空調系統,可根據室內負荷的變化或室內要求參數的變化,自動調節空調系統送風量到最適宜生活工作的溫度和溼度。變風量空調系統具有綠色節能、無冷凝水煩惱、系統安裝靈活性好、系統噪音低等優勢,此外,該系統是全空氣系統,在過渡季節可大量採用新風作爲天然冷源,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還可有效地調節局部區域的溫度,實現溫度的獨立控制,避免產生過冷或過熱現象,令辦公環境異常舒適。
另外,117項目將安裝轎廂電梯及扶梯共255臺,其中轎廂電梯147臺、扶梯108臺,電梯最高提升高度爲597米,最高提升速度爲12米/秒。目前,項目首部樣梯已經在東側商業連廊安裝就位。項目所安裝的電梯均使用“電梯造能”技術,可收集電梯運行時產生的能量,將其輸回電網,爲建築物中的其他用電設備提供電力。與傳統電梯相比,可減少75%的能源消耗。
117大廈將安裝50部雙層電梯。雙層電梯可以實現在同一井道內,同時運載兩個樓層的乘客,既提高了整體客運能力,又減少了對建築空間的佔用。雙層電梯比傳統電梯可節省高達40%的建築空間。
僅需1小時三地遠程同步驗收
坐在項目質量部遠程驗收會議室電腦前輕點鼠標,即可對現場工程質量隨時進行驗收,小至鋼構件上的螺栓及焊縫都清晰可見。項目質量總監胥光告訴記者,這得益於項目開發的遠程質量驗收系統,該系統系首次在中國北方房建領域使用。超高層摩天大廈質量驗收點多面廣,尤其是人員上下耗費了大量時間。以前驗收一上一下至少需要4個小時,現在坐在辦公室就可實現香港(業主)、上海(監理)、天津(項目)三地遠程視頻同步驗收,整個過程僅需1個小時。據介紹,該驗收系統可實現對結構施工一線進行監控,質量驗收時驗收組人員可遙控指揮作業人員對工程驗收部位進行查看,根據需要直接留存照片、音頻或視頻,並實現與電子版圖紙、驗收表格的關聯,驗收記錄準確、及時、可追溯。
創11項中國和世界之最
597米——中國結構第一高樓;
120米——國內房建領域最長樁基;
210噸——國內單根最重防屈曲鋼支撐;
84.7萬平方米——創摩天大樓建築面積世界之最;
6.5萬方——超高層建築混凝土底板世界之最;
578米——全球最高通道塔;
594米——單井道運行高度世界之最;
3兆帕——超高層建築水管壓力世界之最;
45平方米——超高層巨型柱截面尺寸世界之最;
564米——全球最高室內游泳池;
579米——全球最高觀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