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北方網訊:從湖北的丹江口出發,向北進入河南南陽市,也正式進入南水北調的乾渠部分。總乾渠穿越南陽境內淅川、鎮平、宛城、臥龍、方城、高新、南陽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等7個縣區和鄧州市27個鄉鎮,全長185.5公里。這裏不僅有陶岔渠首樞紐工程,還有被稱爲最難工段的方城埡口,更有一批爲了南水北調無私奉獻,敢於擔當的南水北調開拓者。從今年夏季起,陶岔渠首打開閘口向平頂山實驗性調水兩個月左右,一切運行正常,已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開閘調水北上的日子。
陶岔渠首
試運行兩月一切順利
陶岔渠首位於河南省鄧州市淅川縣九龍鎮陶岔村。丹江口的水今後將通過陶岔渠首的閘口沿新修的乾渠一路北上,基本全程自流到達京津。因此,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也被稱爲南水北調中線“水龍頭”。
40年前,陶岔老閘口在這裏建成,成爲引丹江口水庫之水用於灌溉工程的源頭。如今176.6米的新大壩已經屹立在老渠首閘下游80米,成爲南水北調中線的“水龍頭”。“今年7月,大壩閘門已經開啓,丹江口水庫存水正以每秒100立方米的速度穿過三道引水孔奔向北方。”陶岔渠首項目經理奚建猛說,“這次開啓大壩就是爲南水北調正式通水做充水調水試驗,這段時間水順着乾渠流到平頂山分水口,緩解了今年平頂山地區幾十年不遇的大旱。”
據瞭解,作爲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渠首的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擔負着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輸水的任務。該工程2013年12月20日進行通水驗收,目前已具備通水條件,正式通水後,計劃每年向天津調水10.15億立方米。
方城埡口
啃下7.5公里“硬骨頭”
沿着乾渠繼續北上,就到了南陽市的方城埡口,這裏複雜的地質結構被稱爲中線工程的“攔路虎”。2011年3月15日開工的方城六標,在項目經理陳建國的帶領下,用了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就啃下了這段7.5公里的硬骨頭。
陳建國說,30個月,他幾乎從未離開過工地。爲了照顧自己的老父親,他索性把父親接到工地上生活。“母親去世後,父親精神狀態很不好,被接到工地後,精神和身體都好多了。”陳建國的父親已78歲高齡,他對兒子的工作非常支持:“看着他幹這麼大的工程,我覺得很自豪。”陳建國說:“我要帶着父親,沿南水北調中線渠道一路向北,去北京、天津玩玩。再到渠中打一桶水,爲母親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