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9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主辦,南開區政府、市旅遊局、市臺辦、市文廣局、市僑辦、濱海新區政府、津南區政府、河東區政府、市媽祖文化促進會、天津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聯合會、天津天后宮管理委員會承辦的第七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舉行了“媽祖節祭祀大典”、皇會踩街活動及古文化街天津民俗文化博覽園開園儀式,將媽祖節氣氛引向高潮。
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天津歷史文化的淵源之一。天津地處九河下梢,天后宮已有700多年曆史,民間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之說。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媽祖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與民衆生活息息相關的親和力,滲透到天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爲天津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天津媽祖文化由於注入了嶄新的時代內涵而日益繁盛,已經成爲聯結海內外華人骨肉親情的紐帶,成爲天津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樑,成爲天津發展旅遊經濟獨具特色的資源。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以“弘揚媽祖文化,共建和諧家園”爲主題,吸引了71個海內外宮廟、1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到天后宮朝聖。



今年的天后宮祭祀大典活動,不斷地挖掘傳統民俗內涵,擴大繁衍,並充分展示了天津600年文化底蘊和地域民俗,舉行了由800多演職人員參演的16道皇會。其中,首次在媽祖節中展現的鮮花會是依據闊別八十年的願心勸善類舞花會衍生而來,其主要由兒童舞動鮮花隨隊行進表演,並無定勢,目的主要是祈福兒童健康成長。同時,受過乾隆御封的天后宮鶴齡會也活態展現,十分顯眼。
據介紹,本屆媽祖節皇會踩街,本着恢復老皇會文化形式,注入新的文化內涵,社會各年齡層次共同參與,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鶴齡會爲天后宮最具代表的文化老會,逼真的孔雀開屏和仙鶴造型等;如鮮花會與哨角隊是與室內小學合作,讓小學生一同參與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承中來進行表演等。



25日,古文化街天津民俗文化博覽園也同期開園,這座民俗文化博覽園內樹立起了一尊9.6米高的媽祖聖像,象徵着媽祖出生於公元960年,這也是本市市區首尊具有典型北方特色的室外媽祖像。博覽園佔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媽祖節和國慶節期間,廣場還將舉行嘉年華夜市活動,“賞民俗、品小吃、看錶演”,它不僅將成爲了市民休閒的好去處,也將成爲了城市發展的新地標。
另外,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我國北方第一座過街樓式建築天津天后宮張仙閣進行了爲期近一年的完美修繕,此次修繕採用了傳統與時代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大型的玻璃幕牆全面展示了過街樓的原貌,也在媽祖節期間驚豔亮相。
據瞭解,本屆活動首次將廣場嘉年華引入媽祖文化旅遊節活動,以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凝聚兩岸同胞感情、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在媽祖文化節期間,南開區將推出媽祖旅遊節嘉年華晚會、天津傳統美食、傳承2014天義慈善嘉年華、露天電影、媽祖良緣一線牽等多項主題活動,讓更多的市民和遊客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