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晚,第十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暨第二十七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的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尋路》獲得“最佳電視劇獎”。這是繼《解放》《辛亥革命》之後,本市制作的重大題材影視劇連續第三次獲得金鷹獎大獎。昨日,代表《尋路》劇組現身長沙領獎的《尋路》總製片人、天津電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倪祖銘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記者張潔發自長沙
高品質紅劇受觀衆歡迎
記者:《解放》《辛亥革命》《尋路》使天津的電視劇創作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峯,爲何《尋路》會在同類型的電視劇中大放異彩?
倪祖銘:首先是市委領導正確決策,選擇了這樣非常具有正能量、帶有“中國夢”色彩的電視劇題材進行拍攝。其次,《解放》《辛亥革命》《尋路》都考慮到歷史與當代的結合,這是主旋律電視劇能得到觀衆喜歡並獲得大獎的原因所在。另外,我們整個團隊以及電視劇的運作都精益求精,才能得到這樣的結果。
記者:拍攝《尋路》時有沒有遇到過困難?
倪祖銘:當時我們是沿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走過的路去拍攝,劇組的工作人員下了很多功夫。另外,上百個演員需要與真實的歷史人物相吻合,除了形象要吻合外,人物的精神層面能不能吻合也是個問題。劇中的演員都讀了很多偉人的傳記,在表演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困難有很多,但我們一一克服了。
記者:近些年來,紅色題材電視劇很受歡迎,您認爲“紅劇”爲何讓觀衆喜歡?
倪祖銘:一些粗製濫造的劇確實倒人胃口,國家想樹立的“紅劇”是尊重歷史的,而且追求藝術高度,同時要講好故事,這樣的作品比那些胡說八道、雷人雷事的電視劇要強很多,這也是觀衆願意追看的一個原因。
記者:眼下有很多偶像演員演“紅劇”,這是不是“紅劇”偶像化的一個現象?
倪祖銘:我覺得應該是。將來要實行“一劇兩星”,這就需要高質量、高水平的電視劇,更多明星的加盟增加了看點,老百姓也會喜歡。
正在籌備天津題材作品
記者:接下來會拍攝天津題材的作品嗎?
倪祖銘:我們正籌備的《天子門戶》就是濃縮了天津百年的故事,是一部年代戲。我們現在是站在全國的角度看天津,就像現在熱播的紀錄片《五大道》一樣,它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反觀天津五大道在歷史風雲中的變化。我們以後要做的天津題材電視劇也是這樣的目標,提升它的高度。
記者:拍攝紅色題材的電視劇,您如何權衡歷史和文藝創作之間的關係?
倪祖銘:歷史正劇拍攝的多爲真人真事,如何將其藝術化並展現在觀衆面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這應是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好看的故事反映重大主題,這可能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記者:明年將實行“一劇兩星”,您認爲這對製作公司提出怎樣的要求?
倪祖銘:“一劇兩星”會給製作行業帶來極大的變化和震動,要求電視劇作品質量更高,同時也要降低成本。“一劇兩星”對電視劇提出了更高要求,將促使整個製作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會爲觀衆呈現更多好看的優秀作品。
記者:作爲製作人,您感覺到“一劇兩星”政策所帶來的變化了嗎?
倪祖銘:身處製作和收購兩條“戰線”,我切身感受到了這種變化:現在要求從頭至尾看片子,從劇本開始跟蹤,甚至參與演員的選擇,很多工作要從“頭”進入。製作則是從“尾”入手,要拍劇要先找出口,誰來收我的片子,誰能收我的片子,整個過程更加規範,更加科學,更加良性循環。
張嘉譯劉濤,觀衆最愛
金鷹獎向來是國內電視人最爲重視的電視藝術獎,在頒獎典禮上,張嘉譯、林永健、王洛勇、陳逸恆獲得“觀衆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劉濤、孫儷、侯夢瑤、王維維獲得“觀衆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劉濤還獲得“最佳表演藝術獎女演員”,王洛勇獲得“最佳表演藝術獎男演員”。此外,秦沛獲得“觀衆喜愛的港澳臺男演員獎”,鄭佩佩獲得“觀衆喜愛的港澳臺女演員獎”;最佳導演獎由《老有所依》的導演趙寶剛和《咱們結婚吧》的導演劉江獲得。
“最具人氣獎”是最重的獎項,最終,張嘉譯獲得“最具人氣男演員獎”,孫儷則獲得“最具人氣女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