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與鋼花共舞的鍊鋼工人
——記渤鋼集團天鐵公司鍊鋼廠轉爐爐長何健
天津北方網訊:與火焰爲伴,與鋼花共舞,十載時光,煉就天津市“傑出最美青工”、天津市青年崗位能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渤鋼集團天鐵公司鍊鋼廠轉爐爐長何健。
瘦高個兒,長形臉,有一雙專注而銳利的眼睛,今年33歲的何健2004年7月畢業於遼寧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專業。
畢業進入天鐵後,何健被分到了鍊鋼廠,成爲一名普通的爐前工。時值盛夏,爐前工作又髒又熱,1000多攝氏度的鋼水發出的高溫炙烤着何健,也烤碎了何健原先對鍊鋼的憧憬。
“別人吃得了的苦,我爲什麼吃不得?”好強的何健把失落情緒淹埋,跟着師傅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當一爐爐通紅的鋼水從轉爐流出,被順暢地送往下一道工序,何健年輕的心慢慢滋長出一點點成就感,當初失落的情緒被火紅的鋼水慢慢融化。
要做就做一流的鍊鋼工人,敏銳而好學的何健在工作中不斷積累,鐵水成分、溫度、需要加多少廢鋼冷料等情況都提前主動了解,熟練掌握各種鋼種工藝參數。下班後,則刻苦研讀業務書籍,鑽研業務知識,及時瞭解專業的前沿動態。
由於幹活時捨得出力,不出半年,何健就“進步”了,從爐前工變成了合金工。這是一個充滿技術含量的崗位,在爐火熊熊的鍊鋼轉爐平臺上,料斗高高舉起,嘩嘩聲響之中霧氣升騰,此時合金工需要把合金準確地倒入爐內。何健對每一爐合金的配加都非常謹慎,反覆覈算,化驗成分出來趕緊總結規律,力求把成分配到最佳狀態。爐長在多次檢查合金配加情況時發現,何健每次配加都十分準確,從無差錯。
由於在車間的出色表現,2007年,在歷經爐前工、合金工、氧槍工鍛鍊後,何健走上了轉爐爐長的崗位,並多次榮獲天鐵公司先進工作者,2013年,摘得天鐵首屆職工技能大賽鍊鋼工第一名。
在轉爐爐長的崗位上,何健帶領員工竭盡全力提高產量、促進研發。他集中精力解決了轉爐擋渣命中、科學消化氧化鐵皮、合理改良氧槍、提高輔料配加率等40多項技術難題,出臺了一整套工藝創新方法,車間裏一度達到1075kg/t的鋼鐵料消耗也隨之降低到1063kg/t,僅此一項,月降低生產成本可達552萬元。
技術過硬的何健從不保守,而是仔細地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班組職工。長此以往,何健的班組凝聚力和技術素質得到了明顯提升,工藝指標在4個班組中一直保持領先水平。
2013年9月份,在天津市總工會、共青團天津市委聯合舉辦的以“崗位技能促振興,青春建功中國夢”爲主題的“尋找最美青工”活動中,何健從數百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榮膺12名“傑出最美青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