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市民張先生向本報“爲您跑腿”欄目報料,在外環線徐莊子匝道處,每天都有人爲的交通事故發生。“碰瓷”人年齡不小,他們騎着電動車,專盯那些外地大型半掛車。“每天晚上下班從此經過,只要有大貨車倒車,基本上就有‘事故’發生。”爲什麼大貨車開到這裏就要倒車?“碰瓷”的人爲什麼專盯這裏?昨天記者進行了現場調查。
限高突降
貨車開進“死衚衕”
上午9點多鐘,記者駕車沿着金鐘河大街向外環線行駛,由於公路兩邊是大型物流倉儲公司,很多貨車、大型半掛車都要經過這裏,公路上車流密集,且外埠車輛居多。進入津薊聯絡線,遠遠就能看到路牌指示,“徐莊子匝道橋限高4.5米”。這樣的限高几乎所有拉載貨物的大車都能通過。但是,汽車進入匝道後,路面突然變得窄了,只有10餘米寬,且車輛行駛到徐莊子輔橋處,限高一下子就降到了3.4米。不僅如此,限高3.4米還寫在輔橋的背面,大貨車進來看不到,但是橋面突然矮了一大截,根本進不去。
對於超過限高的大型掛車、貨車就等於進了“死衚衕”,再加上馬路太窄根本無法掉頭,就只能選擇原路倒車返回。正是這段需要倒車的路,給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創造了“生財”的機會。
“碰瓷”常發
被訛多是外地車
在現場,記者採訪了一些路人。“前幾天,我就看到一起‘碰瓷’的。一個騎着電動車的大爺,坐在一輛正在倒車的貨車後面不起來。後來,還有出來勸和的,最後貨車司機給了50塊錢了事。”一名小夥子說,“碰瓷”的一般都在晚上,趁着貨車司機着急趕路,給點錢就起來了。
這位小夥子描述的情況與張先生反映的一樣。而在後面的調查中,記者發現,經常走這條路的行人,大都目睹過類似的“車禍”發生,“大貨車倒車碰人的情況,隔三差五就有。”事故頻頻發生,難免路人認爲是有意爲之了。外地車進來司機找不到路,一頭扎進匝道里面來,但是匝道外面寫着限高4.5米,再進去馬上變成3.4米,司機想出來就費勁了。
市政公路部門
車流量大會設置限高架
“要是外面寫着3.4米,外地車就不往裏面走了。”採訪中有路人說。記者瞭解到,原來這條路是自行車道,路口有一排隔離墩,大貨車是無法駛入的,不知道什麼原因隔離墩被撤走了。可是匝道口也沒有及時豎起3.4米的限高標誌,導致一些大貨車不知道前方限高,貿然進入。結果因爲無法通過,只能選擇倒車,進而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碰瓷”機會。市政公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原來的隔離墩是附近徐莊子村設立,但是不知道誰給撤走了。如果該處車流量確實很大,就需要設置新的限高架。
通過這些事故也可以看出,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道路的特殊情況,才能夠屢屢得手。在這裏也提醒市民,遇到“碰瓷”的一定要報警,不要選擇私了。一旦被認定是“碰瓷”的話,輕者要被行政拘留,重的要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