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習近平同志指出:“說到底還是爲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黨是爲人民服務的。”黨員幹部牢固樹立爲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追求,對於我們黨保持先進性、應對新的風險挑戰、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黨的性質的根本體現。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確立爲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追求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爲了更好地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主體作用,動員廣大人民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實現黨的十八大確立的宏偉目標。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看黨員幹部是不是堅持黨的宗旨,首先就要看黨員幹部是不是在努力爲人民造福。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的發展形勢和歷史方位提出的必然要求。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爲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轉變爲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轉變爲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深刻變化使黨員幹部一方面能夠運用手中權力更好地爲人民服務,另一方面也面臨更多誘惑,面臨脫離羣衆的危險。同時,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只有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別是黨的根本宗旨教育,才能對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對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倍加清醒,不論遇到任何艱難曲折,不論經歷任何風波險阻,都不會受錯誤思想觀念的干擾和影響。
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國夢的迫切需要。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性因素。我們黨的執政地位能否長期鞏固,歸根到底取決於黨能否始終堅持爲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追求。蘇聯、東歐一些國家共產黨喪失執政地位有許多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們背離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這個教訓十分深刻。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面對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嚴峻考驗,面對破解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任務,堅持爲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追求,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重要、更爲緊迫。
(作者爲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專業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人民日報》( 2014年10月28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