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本報繼續跟蹤報道了《誰把1.5萬多人信息扔進垃圾桶》一事後,河北省趙縣教育局也緊急調集相關工作人員進一步調查。那麼,到底自己的個人信息時如何被泄露出去,對方又是如何瞭如指掌的,記者也做了進一步的調查採訪。
個人信息網上打包出售
個人信息看似隱祕,但在某些人看來,其實是“公開的祕密”。在淘寶網上,記者搜索“個人信息出售”後,以買家的身份跟一名賣家取得了聯繫。當被問到是否出售天津個人信息時,對方表示:“有的!”而據賣家介紹,這些個人信息有普通人羣、商場顧客,還有車主等具體信息,不僅涉及姓名、電話,甚至還能詳細到身份證號、工作單位、車牌照號等。同時,賣家還表示“信息準確度絕對沒問題”。
在記者的要求下,對方發來了一些個人信息的截圖,圖中是6位車主的信息,除了姓名、車輛型號,還有車牌照和聯繫方式。賣家表示,要想試打覈實這些電話號碼,只要花費100元便可試打200條個人信息。而如果購買的話,1500元購買一個壓縮包,裏面有近10萬條個人信息。另外,買家需要的話,賣家還可按車主、商場顧客等分類批量發送。不過,當被問到這些信息的來源時,賣家只是回了句:“這個你就不用知道了!”
記者調查信息泄露源頭
個人信息遭泄露無疑會給不少人帶來困擾,而這些信息究竟是從哪裏被泄漏出去的,恐怕就要從掌握個人信息的一些機構說起。
“在沒有收到貨物時,快遞方無法看到買家的信息,”據一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說,貨物抵達各快遞網點後,快遞員開始進行分揀並掃描運單上傳,而在這個環節上,快遞員能接觸到買家的詳細信息。不僅如此,絕大多數在快遞公司工作的人員,也都有可能掌握買賣雙方的個人信息。“之前也有媒體曝光過快遞員販賣個人信息的情況,這一點已經不是什麼祕密。”這名負責人說,不僅是快遞員,只要是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們只需要用手機拍下快遞單上的信息,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整理並賣出去,而快遞公司內網裏相關買賣雙方的電子信息,快遞公司的管理人員也有權查閱。
另外,據濱江道一家綜合商場的客服人員介紹,商場有專門的系統部維護顧客的會員卡信息,而該部門有個規定就是要求員工不得拍照、打印和攜帶任何資料出商場。不過,辦理會員卡時,顧客需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到客服中心,由客服人員完成錄入,也就是個人信息在此會短暫停留。
除此之外,記者還聯繫了一家科技軟件公司,他們經營校訊通業務。據工作人員介紹,學校有意向跟他們合作,經過家長同意後,學校需提供校名、學生姓名、班級,以及家長電話即可,一定級別的管理人員就有權限查閱到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