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於1日起實施,成爲國家反間諜工作和保障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法律基石。
提到反間諜,也許一般人認爲這只是電影、電視裏纔會出現的內容,同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遠。但仔細研讀法律條文後,不難發現其中不少與你我的日常行爲息息相關。與外國人交往,電子通訊工具的使用,涉密資料的保存、攜帶,這些反間諜法涉及的內容,其實就在人們身邊。
推而廣之,隨着法治中國大時代的開啓,法律成爲人們生活的“空氣”,法治信仰的建立,不能只靠媒體的單方面宣傳。作爲公民,既然有知法守法的義務,有法律明文保護的各項權利,就有必要熟悉並關切涉及自身利益的法律條文。然而,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如火如荼的當下,可能連法學學生也很難抽出時間通讀、研究一部法律,遑論一般人。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的擁護和真誠的信仰。因此,知曉並運用法律,這不僅是法官、律師們的工作,對於公民來說,口中、腦中的一句句法律條文,恰恰是增強法治觀念的第一步。正如盧梭所言,“規章只不過是穹隆頂上的拱樑,而唯有慢慢誕生的風尚才最後構成那個穹隆頂上的不可動搖的拱心石”。也只有在將知法的“拱樑”搭起之後,我們纔有資格去談如何構成法治信仰的那塊“拱心石”。(新華社記者鄭昕)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