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鐘街家樂幼兒園2001年建園,園長葛文軍以“傳播真正使人受益一生的教育,讓世界充滿愛與尊重”爲使命,樹立“以園爲家,以學爲樂,以童爲本,以愛爲伴”的園所精神,大力加強幼兒道德教育,積極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用愛心呵護孩子們快樂成長。
建立一支道德高尚的教師隊伍
葛文軍從事的是一份幼教事業,更是一份愛心事業。在多年的辦園過程中,她深深體會到,作爲一個幼教工作者,不僅要爲孩子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品格和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此,她認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應該從幼兒抓起。教師的思想、情緒、品行和作風,每時每刻都在感染薰陶着幼兒純潔的心靈,是教育幼兒無形的力量。抓師德建設,樹立良好園風,是幼兒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爲此,通過學習討論、宣講、外出參觀多種形式,對30餘名教職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幫助教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具有“紅燭”精神,言傳身教、爲人師表、具有“楷模”風範,愛生如子、一視同仁、具有“慈母”品性,成爲每位教師追求的境界,全心全意爲幼兒和家長服務成爲全園老師的共識。在幾個分園,每月開展目標對擂活動,每月評選冠軍團隊,定期評選優秀員工,從而不斷提升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工作熱情。
深化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
用禮儀品格教育,影響所有學齡前孩子乃至家長,做最有影響力的品牌幼兒園,這是葛文軍的夢想。針對幼兒道德建設的內容,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遷的現實情況,葛文軍通過對當前幼兒基礎水平的調查,在學習內容選擇上,注重時代性、針對性、預見性和先導性,把中國禮儀教育作爲家樂幼兒園的特色教育,着力培養幼兒的社會現實適應性,並使之能夠對幼兒將來一生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葛文軍精選《三字經》、《弟子規》等聖賢書籍,引導幼兒學習誦讀經典字句,讓他們自立懂禮。“見面、告別時要行鞠躬禮”、“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先幼者後”;踐行“請”字禮儀,在用手指人時不使用“一指禪”,要用五指併攏的禮儀手勢等。她帶領孩子們學做禮儀操,把文明禮儀用兒歌和動作聲情並茂地展示出來,孩子易學易懂易操作。在學習中開展評選文明小標兵活動,鼓勵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素養,爲幼兒終生髮展奠定良好的禮儀行爲品質基礎,形成從善、從真、從美的良好禮儀氛圍。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及特殊節日,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元旦、春節、教師節、母親節等,要求教師通過查閱資料,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實際,精心設計教育活動內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感恩教育,讓孩子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和溝通
幼兒對家長的信任、敬愛和對家庭的依賴,決定了家長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老師。所以,家庭教育尤爲重要。爲了讓家長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家教水平,葛文軍認爲幼兒園更是責無旁貸。在實際工作中,幼兒園以“家長學校”爲主渠道,設立網站、校訊通等溝通平臺,宣揚教育理念,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動態,提升家長素質。通過開放教學活動,讓家長更直接地接觸幼兒園教育,增進了教育的透明度。組織開展“熱愛大自然”曹莊花卉親子游活動,“環保從我做起”社區環境清潔活動,加深孩子對大自然等美好事物的印象,並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時,組織開展募捐活動,調動全園師生和家長的熱情,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社會責任感。幼兒園還制定家訪制度,主動走進家庭,瞭解情況,增進感情,促進德育活動有效開展。
葛文軍像蠟燭一樣,爲了幼教事業,爲了下一代健康成長,默默燃燒着自己。在幼教工作崗位上辛勤的耕耘奮鬥着,她曾榮獲天津市婦女發展促進會“愛心大使”、東麗區“愛心媽媽”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