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你以爲只有中國人在搶“雙十一”的優惠券?
其實不同膚色的老外跟你一樣,邊攢着券邊等“雙十一”的開始。只不過,他們的“海淘”之路跟你一樣,要經歷動輒一個月以上的等待,其中大部分時間耗費在繁瑣的通關裏。
儘管今年“雙十一”尚未開始,但這個誕生於中國互聯網的購物狂歡節,已經踩上了國際化的節奏。
就在你往購物車裏塞商品時,在北京舉行APEC會議上,亞太地區各經濟體高官討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如何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暢想一下未來,或許中國買家再也不用擔心在海關逗留的包裹會不會“被稅”,而俄羅斯“淘寶客”也不用提前2個月買好換季衣服了。
對此,中國電商充滿野心。除了中國買家熟悉的天貓國際,在阿里巴巴旗下,尚未廣爲人知、專門針對外國人的“淘寶”——“速賣通”,已覆蓋220個國家和地區,玩遊戲贏紅包、全場五折起、滿99美元打九折……是不是看着很眼熟?
在“速賣通”這個支持81種語言的購物網站上,中國商品成爲名副其實的明星。很難相信,銷量周冠軍是一款售價約25美元的女士手包,而一款你可能從未聽說過的國產安卓手機“嘉裕F1”,售價竟不到100美元,交易量已經超過2000,好評中充滿你不熟悉的國旗和語言。
在俄羅斯及不少新興市場國家,“速賣通”已經成爲當地訪問量排名第一的電商網站。今年4月,在俄羅斯的一次大規模促銷,導致大量包裹積壓,造成國際快遞“爆倉”。而在巴西,該網站上半年的點擊量已步入當地五大電商行列。
儘管熱銷榜上現在多是手包、內衣、領帶、手機殼等小商品,但華爲、小米等國產電子產品的銷量也在節節攀升。阿里巴巴2014年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以“速賣通”爲主的國際零售業務,在第三季度貢獻的收入已達到4.1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
熱度有了,怎麼讓跨國網購更順暢?要看“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的推進力度。互聯互通,不僅僅是修路架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互聯互通,更應該是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
怎樣使各國檢驗檢疫標準儘快互認、減少通關手續,是APEC會議期間關於互聯互通的熱點議題。中國現代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爲,如果APEC各成員經濟體可以在檢測種類、通關時間標準等方面達成一致,將大大縮短購物時間,類似於淘寶、速賣通這樣的互聯網經濟平臺,將迸發出巨大的潛力。
事實上,中國製造通過互聯網走向世界,潛力巨大。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絡零售總額達到1.9萬億元人民幣,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而在東南亞地區,這一數字僅爲0.2%。專家表示,這並非是當地人對網購興趣低,而是電商企業價格優勢不明顯、缺乏足夠運營經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電子商務保持迅猛發展的態勢。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表明,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額爲11375億元,同比增長48.3%。在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速回落、並可能在一段時期內保持平穩增長“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雙十一”已成爲觀察中國巨大消費潛力的窗口。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表示,世界期待亞太,亞太各國也在尋找增長的新動力,而跨境電商作爲區域間互聯互通的利器,不僅可以刺激消費,而且能夠成爲拉動亞太經濟增長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