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爲楚豔接受採訪。段曉夢攝
11月10日晚,參加北京APEC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及配偶在歡迎晚宴前,身着特色中式服裝合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把這批新中式服裝的主要設計師——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楚豔推到了公衆面前。
新中式風格有哪些匠心獨運之處?有沒有適合平常穿着的新中式服裝?13日下午,本報記者走近楚豔,聽她聊聊華服背後的故事。
溫潤、儒雅的華服,從醞釀到成衣,設計方案修改了十幾遍
去年12月,接到爲參加北京APEC會議的領導人設計服裝的邀請時,楚豔很激動,卻沒感到意外。這麼“狂妄”,乍一聽,與她溫婉、嫺靜的氣質不太相符。她笑着自謙,從100多位國內頂尖設計師中脫穎而出,倒不是她有多厲害,而是她一直以來堅持的新中式風格有魅力。“每屆APEC會議,領導人着民族服裝合影都是一大看點。在這個大舞臺上,通過新中式服裝,展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時機到了!”
穿一件米色交領中長款褂子,天蠶絲圍巾上繡幾朵雅緻的梅花,一席披肩長髮,這位70後服裝設計師娓娓而談。
“從醞釀到成衣,設計方案修改了十幾遍。”當初一坐一整天的辛苦日子,現在回憶起來已多了幾分收穫的甘甜。
“新中式風格的起點在哪裏?”從一開始,楚豔就明確了不拘泥於某一歷史時期、某一民族服飾的方向,而是試圖將幾千年中國服飾特徵融會貫通,大膽使用對開襟等創新中式服裝元素,體現了溫潤、儒雅、包容的大國風範。而紋樣上採用“海水江崖紋”的設計,則賦予了21個經濟體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寓意。
“我們從中國三大名錦中尋找,最後定了蘇州的宋錦,因爲它具有啞光特點,華而不炫、貴而不顯,與中國人內斂的精神氣質很吻合。”楚豔介紹,“一般,宋錦面料比較輕薄,考慮到會議期間北京已是初冬,所以在材質上進行了調整,緯線當中加入羊毛紗線,既保暖也更挺括。”據介紹,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提供的宋錦和漳緞,既適合中式服裝的古樸風韻,又能展現傳統紋樣的精美細膩。
楚豔很信奉古人所說的“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理念,在她看來,服裝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所以,今天的中式服裝設計師的歷史使命感很重。如果借這次會議能讓人們開始瞭解、喜歡新中式服裝,就是我最開心的事。”
中式服裝要與當下環境相契合,才能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楚豔生於古城西安,年近不惑的她開始意識到這座文化古都給自己的浸染——從小,碑林、青龍寺就是她的遊樂園,十二三歲的年紀,沒事兒就背個畫板,在陝西曆史博物館裏描摹唐代仕女圖、宋代陶俑。
說起偷着把奶奶壓箱底的布料偷出來,剪剪縫縫,奶奶發現後心疼得要打人,楚豔笑聲爽朗,彷彿回到了小時候。說起讀《紅樓夢》時,最愛研究林妹妹穿的羅裙、寶哥哥披的褂子,這個不愛逛街、偏愛啃書的時尚達人陷入了沉思,好像一不留神又“混”入《紅樓夢》的各色人物間,從中找尋新的設計靈感。
1993年,楚豔考入北京服裝學院,在身邊人看來,這彷彿是“天註定”的。
“在20世紀中葉以前,中式服裝是傳承有序的,近幾十年,西方服飾覆蓋了幾乎所有中國人,我們的服飾傳統中斷了。”楚豔介紹,甚至她上大學時,課堂上所講的都是西方的服裝設計理念。
直到讀研究生時,跟隨著名設計師李克瑜,中式服裝的元素、理念纔開始重新進入楚豔的視野。“李克瑜老師經常耳提面命,一定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也要創新中式服裝的設計。”畢業時,楚豔提交了《東方風格服飾設計再創造》的碩士論文,這也成了如今她主推新中式服裝的源頭。
“近些年,新中式服裝漸有流行趨勢。”楚豔覺得自己趕上了好時候,隨着中國經濟領跑世界,中國文化也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連帶着,中式服裝也越穿越有面兒。“以前,大多是明星、藝術家穿中式服裝,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人也裝扮起來了。”
如何讓中式服裝能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在楚豔看來,這就是新中式服裝新的地方。比如,在日常裝設計中,可以保留長袍或深衣領口、門襟的傳統設計,但把及地長度縮短,更方便現代人行動。而原本手工織造的宋錦,現在採用電腦提花技術,可以降低成本,滿足更多消費人羣。
在北京服裝學院院長劉元風看來,“服裝是精神的表達,中國古代的經典服裝無不表達了古人對宇宙、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理解。傳承中式服裝,也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如今,楚豔是劉元風的博士生,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服飾的傳承、搶救與創新”,她希望,有一天人們穿着中式服裝上街,路人不再覺得特別,而成爲一種新常態。
掃描二維碼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