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青源街道黨工委認真整改存在的突出問題,轉變作風,主動進位,狠抓落實,高標準謀劃服務羣衆的各項措施,努力打造功能齊全、服務周到的示範社區。
堅持標準,搞好各類公建設施移交。對21個已建、在建地塊的非經營性公建逐一制定可行性調整方案,共調整首層居民服務大廳8處,增設綜治信訪服務中心、司法所和執法隊等用房3000平方米,並蓋章成圖,區規劃局存檔留存。目前,已順利完成榮居園、榮康園兩個片區公建設施接收工作。
深入細緻,做好居民入住服務管理。提前設計印製了居民基礎信息登記表、致居民一封信、“十要十不要”居民須知、5公里“生活圈”服務指南等必備材料。同時,協調區市容委做好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和保潔隊伍選擇等工作,並催促開發建設單位進一步完善小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爲居民入住創造良好環境,目前,榮居園860餘戶居民已順利辦理入住。
建章立制,把好物業管理對接關口。積極與開發建設單位協調,嚴把物業准入關,主動與入駐物業公司溝通,研究協商出臺社區物業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職責任務,明確服務事項,明確收費標準,並制定三方聯動機制,努力實現三位一體的高標準服務與管理。
拓展功能,完善服務居民各項措施。堅持從居民需求出發,對社區服務站、託老所、日間照料中心等配套設施,聘請高資質公司進行規劃設計,突出在功能使用上進行強化和完善,給居民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同時,拓展社區服務項目,簡化代辦服務程序,個人金融、水、電、氣費用的繳納及物業服務項目,均納入服務大廳窗口,讓居民不出社區,一切事務在大廳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