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很多車主修車時或許都有過糾結:圖便宜去路邊維修店,又擔心零配件質量不過關或車子被修理工暗中“動手腳”;去4S店吧,面對比小維修店高出40%以上的維修費又不甘心。截至2013年底,全國機動車維修業完成年維修量3.3億輛次。行業“蛋糕”很大,但整個業態卻散亂差,亂象叢生的“後汽車市場”急需規範。
日前,交通部、保監會等10部委會簽了《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工委會祕書長魏同偉告訴記者,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打破汽車維修技術和配件渠道的壟斷措施,並首次提出汽車維修“同質配件”概念,消除了對非原廠配件的歧視性認識,要求建立可追溯配件質量保證保險制度,令配件流通渠道透明化,讓老百姓能明明白白修車。
那麼,新規出臺後消費者就能修個明白嗎?汽車發燒友小何告訴記者,其實,所謂的“汽車維修技術和配件渠道壟斷”主要針對的是一些純進口車,國產汽車這方面早已放開。小汽修廠不是搞不到原廠件,只是出於成本考慮而更願意買價格低廉的副廠件,“如果副廠件的品質有保證、可追溯,且價格存在優勢,消費者或許就能放心去小汽修廠更換零配件了,小汽修廠也有希望做大做強了。”
魏同偉透露,目前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協同各方正在抓四件事。首先,統一維修配件編碼,搭建汽車維修技術信息查詢索引平臺。讓每個配件都有全球唯一的編碼與標識,使之成爲企業及產品的唯一“身份證”。“這是配件產品質量追溯、服務質量評價與責任界定的重要依據,爲消費者投訴受理、保險理賠、政府監管、雲平臺服務等提供標準化數據依據”;其二,強化質量標準、推行檢測認證,“確保獨立製造商生產的零配件質量不輸於原廠件,是檢測認證的核心所在”;其三,創建放心汽配品牌、推廣行業認證商標。就像綠色食品有自己的標誌一樣,放心汽配也將有自己的統一標誌。消費者持有後可享受良好的售後服務;其四,推動全國汽配件打假保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