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白血病患者晨晨輸入臺灣同胞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整整一個月的日子。按照常規,醫生要給她進行骨髓穿刺觀察移植效果,顯微鏡下晨晨骨髓中的白血病細胞下降至3%左右,而之前這個比例最高達80%。看到初戰告捷,主管醫生鄧琦和李靜怡馬上去通知晨晨,讓她和老父親分享這份喜悅。
晨晨今年39歲,身患白血病已經8年,在市第一中心醫院血液科治療,家裏只有老父親常來照顧她。8年來,她的病情多次復發,逐漸加重,如果不盡快接受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人世。雖然中華骨髓庫沒有與其配型成功的捐獻者,但幸運的是,前不久一中心醫院收到臺灣慈濟骨髓庫的通知,晨晨與一名臺灣年輕男性捐獻者10個配型位點有8個相合。經過與臺灣慈濟骨髓庫商議,爲了儘快給晨晨移植造血幹細胞,10月20日凌晨,李靜怡醫生拎着轉運箱,從天津飛到上海,從虹橋機場趕赴臺灣,到達臺北松山機場已然是當天傍晚了。
第二天一早,臺灣慈濟骨髓庫志願者們陪伴李靜怡趕赴在臺灣中南部的嘉義縣。21日中午到達時,捐獻者已在該縣的大林慈濟醫院完成了幹細胞動員採集工作,救命的造血幹細胞已經靜靜地躺在冰箱裏等候着“使者”的到來。迅速辦理完規範的簽字交接手續,李靜怡馬上乘高鐵返回臺北。
返航的途中,她緊抱着轉移箱,確保轉移箱裏的“生命火種”萬無一失地護送到天津。飛抵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時,已是夜間11點,一路疾馳40分鐘後,李靜怡順利回到了第一中心醫院血液科。隨着造血幹細胞的徐徐植入,醫護人員宛如看到了一個美麗生命的延續,看到了新的希望。40小時的津臺奔波終於順利完成使命,李靜怡如釋重負。
這已經是一中心血液科今年第三次赴臺取幹細胞了,此前的兩位白血病患者均成功地接受了來自臺灣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病情均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