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歷時五天的2014天津社區直供商品展暨臺灣精品博覽會圓滿閉幕。昨天,現場氣氛火爆,全天客流量接近3萬人。5天來,展會共迎來消費者近10萬人次,成交金額超過500萬。
購銷兩旺 成交金額超五百萬
昨天早上10:30,展會開門伊始,就有數百名早早等候在門口的消費者涌入展會現場,其中有不少人還拉着小拖車。上百個展位幾乎個個都被圍得水泄不通,需要現場製作的臺灣小吃展位前更是排起了長隊,不少展商忙得擡不起頭。
“我5年前就到過天津,對這裏的消費能力還是瞭解一些的。”經營爆漿魚丸和魚鬆的許小姐此次帶來了一個團隊,七八個穿着統一服裝的臺灣姑娘溫婉地邀請過路人試吃,而魚鬆鮮美的味道引得不少人當場解囊。
受歡迎的不只是臺灣展臺,葡萄、牛奶、山藥、紫蘇油、橄欖油……不少優質的本地特產展位更是數次補貨。“其實已經多帶了不少了,沒想到不到中午就賣完了,這不,又回去拉來一車。”經營紅乳葡萄的景莊園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景富說。
昨天,展會現場的客流量再次創出新高,截至下午17:00,單日客流量接近3萬人。5天來,展會客流量達到近10萬人次,成交金額超過500萬元。
展商消費者 雙方期待下次再見
由於昨天是展會的最後一天,不少展商都推出了優惠措施,很多展位前都曾一度出現搶購的場面。雖然展商們一再補貨,但仍有不少展位上的產品已經售罄。
而此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到服務檯詢問展會的結束時間,確認是否展會已經臨近尾聲。“明天還有沒有?會不會延期?”家住南開區的韓小姐表示,自己還想帶父母和孩子再來逛逛,“而且,我特別想買的蘑菇和山藥,都已經沒貨了。”
不僅如此,不少展商也到服務檯向組委會了解,是否能再次組織此類活動。經營“壽香坊”紫蘇油的高小姐表示,這幾天不僅銷售情況良好,而且還讓更多人瞭解了他們的產品,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再有活動,我們還參加。”
組織得力 清潔及時秩序良好
2014天津社區直供商品展暨臺灣精品博覽會舉辦5天來,近10萬的客流量使現場氣氛始終火爆非常。爲了給廣大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購物及就餐環境,數十名新報記者活躍在活動一線,協調安保、保潔等工作。美味的小吃、優質的產品、整潔的環境,2014天津社區直供商品展暨臺灣精品博覽會不僅把正宗的臺灣產品帶到天津,也把許多原本默默無聞的優質本地特產帶到消費者面前。
5天,10萬人,2014天津社區直供商品展暨臺灣精品博覽會不僅把臺灣的夜市生活帶到了天津,同時,也把最能代表臺灣特色的夜市文化帶到了天津。可以說,此次展會,不僅是品嚐小吃、休閒購物的樂園,更是一場便民、樂民、惠民的盛事。
展會現場5日之“最”
經營者最悠閒人員 本地蔬菜商
和臺灣小吃忙得擡不起頭的緊張相比。天津本地的蔬菜賣家則顯得異常悠閒。“早晨拉過來一車菜,下午2點就都賣完了。”雨農蔬菜負責人王經理說,一天最多賣四五個小時就收攤。
還有的蔬菜展商,只有下午到場,每天只銷售兩三個小時。“我們就是來買蔬菜的,結果今天來晚了,菜又賣光了。”對於本地蔬菜展商的“悠閒”,很多消費者表示很無奈。“希望他們能再多備貨。”
最早起展商 韓國米餅
每天早晨不到9點,經營韓國米餅的展商李先生就到會場提前加工製作米餅。“米餅和小吃不一樣,不怕涼,可以提前製作。爲了消費者不用排隊等待,我每天早晨都要提前製作一批。”李先生說,考慮到來逛展會的人羣中會有不少小朋友,米餅的銷售情況很好,所以他提前趕來加工。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現場工作的參展商,最多的一天賣出了600多份。
最年長消費者 87歲高齡
展會現場,一頭白髮的李爺爺恐怕是最年長的消費者了。家住東麗區的李爺爺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昨天,他在兒孫的陪同下,品嚐了正宗的臺灣蚵仔煎,一個勁兒地豎大拇指,誇好吃。隨後,他還購買了不少鳳梨酥、薑母茶等臺灣特色商品,表示要回家慢慢品嚐。
爲市民帶來最“真”體驗
從11月26日至30日,每日新報2014天津社區直供商品展暨臺灣精品博覽會爲天津消費者帶來了最“真”的購物體驗。5天時間,消費者在展會中品嚐了在臺灣基隆廟口夜市才能品嚐到的真實美味;購買了平日難得一見的直供商品;享受了特供商品的超值折扣;還贏得了幸運的超值大獎。
味道真 我們的小吃最正宗
“在臺灣,擔仔麪是非常有名的小吃,特製的肉臊醬要用肉臊、香菇、蝦乾等十幾種食材,翻炒3個小時以上纔有味道。”在擔仔麪展位上認真翻炒肉臊的老闆劉青山說,自己在臺灣從事和美食有關的生意,而製作擔仔麪則是自己的愛好。“如果要味道更好,更入味,炒好的肉臊可以放上幾天。”劉老闆對製作擔仔麪頗有一套自己的心得,每一個步驟都一板一眼,“不管有多少人排隊,這做法是一點兒都不能偷工減料的。”這是臺灣基隆廟口夜市首次登陸天津,所有的食材全部來自臺灣,製作工藝也是臺灣本地傳統方法。很多去過臺灣的消費者都表示,展會上的小吃和臺灣夜市的“一個味兒”。
產品真出口商品不難買
天津地產無公害、綠色蔬菜,在此次“天津社區直供商品展”亮相,備受消費者的歡迎。
“這兒的蔬菜真新鮮,看着就乾淨。我家離這兒不遠,幾乎每天下午都來買點。”家住友誼路街的劉阿姨,買了滿滿一推車的蔬菜。“我兒子放假的時候,也會帶我去雙街的蔬菜園採摘,平時他們的菜在市場上很少見,沒想到這次展會上就有,而且菜很新鮮,我就多買些。”此次展會,每日新報利用自身平臺優勢,集合各區縣的知名農業園、合作社,如北辰區的雙街種養殖合作社、雨農蔬菜種植合作社、華明農業園等,將新鮮蔬菜直接送到消費者的“家門口”。將平日只供採摘遊客購買的商品,搬到了社區消費者“門口”。柴雞蛋、麻醬、香油、雜糧等都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
另外,平日只供出口的寶坻紫蘇油、北辰區直供美國超市的蟹味菇,還有最正宗的津南小站稻,這些平時市場上難得一見的高端商品,都可以在此次展會上找到。可以說,展會爲天津市民奉獻了最“真”的商品。
實惠真 優質商品皆有折扣價
在爲市民帶來最優質商品的同時,我們也拿到了最優惠的折扣。
從開展首日,一些展商就推出了力度不等的促銷活動,這些促銷一直持續到展會最後一天,而且力度越來越大。週末兩天時間裏,優惠力度達到高峯。金門一條根、柚子參、青梅精、亞麻粉、臺灣魚鬆等臺灣知名商品,都給出了買一贈一或買二贈一的大力度促銷。本地特產也降價促銷,山藥、蔬菜、柴雞蛋等,未到展會結束,就銷售一空。原本大部分產品都遠銷海外的寶坻“壽香坊”紫蘇油,也在週末從原價80餘元/瓶降至50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