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網絡安全問題如影隨行
前不久,家住大王莊的王女士手機收到一條來自“10086”的短信:“尊敬的用戶,您的話費積分已達到兌換200元現金禮包條件,請用手機登錄移動網站wap.qd10086.com根據提示安裝激活領取。中國移動。”王女士根據短信提示打開了網址鏈接,並根據網頁提示安裝了插件,卻未能兌換200元現金禮包。在操作過程中,她還按提示輸入了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最後她意識到可能有詐,當即退出。然而爲時已晚,不一會兒,她的手機短信顯示,銀行卡被取走2000元錢。記者同王女士一起撥通了“10086”官方熱線以作覈實。工作人員表示,此類短信是僞基站發送的詐騙短信,移動客戶通過手機辦理的通訊業務不涉及個人身份信息及銀行賬戶,因此,此類短信必定是詐騙短信。記者瞭解到,“僞基站”是目前比較猖獗的電信詐騙手法之一,能夠搜取以“僞基站”爲中心,一定半徑範圍內的手機卡信息,冒充包括110、120等各類公共服務號碼、手機用戶親屬號碼等在內的任何電話號碼,向手機用戶發送詐騙或廣告推銷等短信,進行釣魚。
無獨有偶,最近在某公司工作的白領馮先生因連接了無需密碼的WIFI,致使手機中毒。在河東萬達廣場內,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一位市民告訴記者,現在許多酒店、餐館、咖啡廳等公共場所都有WIFI信號,有的需要密碼,有的不需要。因爲習慣使用手機上網,他的手機安裝了一種WIFI破解應用軟件,每到一個場所,他就用這種軟件去連接WIFI信號,“一般情況下都能連接得上”,爲此,他節省了不少上網流量。當記者告知他隨意連接公共場所的WIFI存在網絡安全隱患時,他有些吃驚。不過他認爲“沒用來購物應該沒什麼事”。
僞基站、惡意軟件、垃圾短信和釣魚網站的出現,用戶私人信息和機密信息被非法竊取,如今,網絡安全問題非常突出而嚴重地存在於我們的網絡生活中,給許多人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也給生活帶來了不必要的煩惱。比如,有的人在網站留下自己的手機號、身份證等信息後,接下來就發生諸如“孩子遇車禍”等欺詐事件;有的人在不當使用網上銀行後,某天銀行賬戶上的錢突然不翼而飛;有的人在連通互聯網的電腦上處理涉密信息,導致泄密;還有的人不小心跌入網絡陷阱,輕信網絡謠言,給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帶來不便甚至不幸。我們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網絡攻擊、網絡詐騙、網絡侵權,網上黃賭毒、暴力恐怖以及網絡謠言等帶來的危害。一位網友在談起自己差點上當的經歷後,感嘆網絡安全問題如影隨形、無孔不入,讓人防不勝防,必須擦亮眼睛、時刻警惕。
提高防範意識 維護網絡安全
擁有安全的網絡空間,是網民共同的期待。每個使用網絡的人,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網絡安全問題。不少人更是吃一塹長一智,遭受了損失,交出了“學費”,才學會了安全上網。然而,仍然有很多網民網絡安全防範意識幾近空白,缺乏基本的網絡安全知識和網絡安全防護技能。網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危害安全的因素時時刻刻都在向網民進攻,要想獲得安全的上網環境,就必須重視網絡安全防範,提高自身的防範技能,投入這場戰鬥。
有了防範意識,正確的防範方式有哪些呢?公安河東分局網監支隊工作人員李勇爲告訴記者:“使用互聯網時,網民不要鏈接來歷不明的網址、不要隨意相信網絡中獎信息、不要貪圖便宜,隨便蹭WIFI,還要爲電腦、手機安裝可靠的防護軟件,經常給上網工具殺毒、補漏洞,防範於未然。”除了做好防範措施,網民還要養成文明上網習慣,對於網上不安全的區域,管住鼠標,不去光顧;識別入侵者的慣用伎倆,不落入陷阱;不斷加強安全學習,更新安全知識。李勇爲提醒網民,一旦發現賬戶資金被盜等問題,要在第一時間修改賬戶密碼,同時轉出餘額資金,並聯系銀行、支付機構,申請凍結賬戶或電話掛失,同時向警方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