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隨着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穩步推動,天津北方經濟中心的區域定位愈加明顯,物流中心、商貿批發功能向本市遷移,新一代商貿平臺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
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商品經濟大潮,成就了本市的商貿批發業,天津一度成爲華北地區的服裝、小百商品採購中心。然而,在近10年來迅速擴張的商業升級浪潮中,天津商貿越顯沉寂,現代商業商貿聚集面臨發展瓶頸。而以大紅門及“動批”市場爲核心的北京商貿業後來居上,逐步替代天津而成爲華北地區的商貿中心。經過10年的發展,北京已經形成大紅門、百榮、天雅、世紀天樂等一大批專業市場,貨品豐富、品牌突出、理念先進,是一個聚集十萬多家代理商家、總銷售規模超過500億的北方超級大市場,這種影響使天津逐漸成爲一個區域商貿中心。
年初“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劃成爲舉國關注的焦點。9月底,天津會同北京、河北等相關主管部門,經過深入研究探討,共同制定了“關於落實京津冀共同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合作框架協議商務行動方案”。方案明確表示:京津冀三地將建設統一開放的商貿流通市場,鼓勵京津冀零售業相互延伸、融合發展,北京將支持區域性物流中心、批發功能向天津遷移。北京大紅門、“動批”的外遷規劃給天津重振華北商貿中心地位創造了歷史機會。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爲,天津商貿業需充分利用新的發展機遇,承接北京優質商貿資源,打造一個以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總部營銷、網絡金融結算爲基礎的全新的商貿產業鏈,這將爲天津創造出一個超過千億的市場集羣,助力天津建立並鞏固中國北方物流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