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習近平對於和平的強調,首先則內化於今日公祭儀式的意義之中,他說,“我們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爲鑑、面向未來,共同爲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此外,在儀式中,還有77名南京市青少年宣讀《和平宣言》這一環節。中國媒體發表的評論說,“今天,我們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是對自己的和平發展負責,也是對世界的和平發展負責。只有還自己以信念和希望,才能給世界以信念和希望。”
緊接着,習近平又強調:“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着重犯。我們不應因一個民族中有少數軍國主義分子發起侵略戰爭就仇視這個民族,戰爭的罪責在少數軍國主義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們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侵略者所犯下的嚴重罪行。”
周永生對此指出,習近平這一表述頗具大局意識,“在這樣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場合,強調把極少數軍國主義分子和廣大日本人民區分開來,顯然,這是一份面向未來的宣言。”
“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與日本右翼勢力的鬥爭將長期存在。對於試圖否認侵略歷史、美化侵略戰爭的任何言行,絕不能姑息,這是對中國負責,也是對日本負責,更是對世界乃至全人類負責。”周永生說。
在楊伯江看來,習近平這一表述頗具戰略高度,不僅包括中日關係,對於處理與曾對中國進行過侵略的一些西方國家關係上,也具有重要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