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妻子爲王皓和兒子在比賽現場拍照。圖/Osports
依舊熟悉的球檯,王皓不太習慣地站在了擋板外。宣佈退役後一週重返國家隊訓練館,王皓接受記者專訪。奧運會三連亞,怎會不遺憾?“多少會有點,但我的職業生涯算比較完美的了。”對於過往,王皓選擇看淡勝負。王皓說,自己現在又有了那種特別有動力的感覺,希望能培養大滿貫冠軍,彌補自己的遺憾。
京華時報記者毛烜磊
留遺憾雅典錯過最好機會
京華時報:說出退役兩個字的時候,你好像非常動情。
王皓:確實捨不得,但畢竟31歲了,到了運動生涯尾聲。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我就已經明確表態過,不會打里約奧運會了。當時因爲隊裏有新老交替的需求,我就一直堅持。打了今年東京世乒賽,看到張繼科、馬龍、許昕徹徹底底地完成任務了,也就放心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慢慢醞釀退役的問題。
京華時報:3次奧運會男單亞軍,離開會覺得遺憾麼?
王皓:遺憾多少有一些,特別遺憾也說不上。畢竟職業生涯拿到這麼多世界冠軍(18個),也挺不容易的。我對自己整個職業生涯還是非常滿意的,算比較完美。
京華時報:14年國家隊征戰,最滿意的一場球是哪一次?
王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團體賽。在自己祖國參加奧運會,運動員一輩子能趕上一次就非常幸運了。那種榮耀感、使命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奪冠之後,我們仨和劉國樑指導抱在一起都哭了。我們(包括馬琳、王勵勤)單打拿下前三,同時升起三面五星紅旗,那次也是記憶猶新,感覺真的不一樣。
京華時報:那時是你的巔峯期,你原本有機會去實現大滿貫的。
王皓:其實,最好的機會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對陣柳承敏,我是有優勢的。那次機會沒有把握住,有些遺憾。賽前對困難準備不足,爲年輕付出了代價。後面兩次奧運會決賽失利,和在雅典輸掉決賽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2004年在雅典拿下了冠軍,我有可能連着拿三屆奧運會男單冠軍。
最欣慰創新打法永載乒壇
京華時報:14年運動生涯,你不僅有18個世界冠軍,還創造了直板橫打打法。
王皓:對乒乓球技術的創新、推動,自己還是挺自豪的。我希望大家有一天說起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成績,而是我爲直板推廣和改進做的貢獻。進隊那會兒,跟着吳敬平指導天天鑽研,進行系統化訓練,加上劉國樑指導一起慢慢摸索、研究、改進,才形成了技術打法風格。不只是直板橫打,還有臺內側擰、中近臺的撕。現在不僅僅直板選手用臺內側擰,很多橫板選手,包括一些歐洲頂尖選手,都在使用。
京華時報:有沒有想過,要把直拍橫打的技術傳承、推廣下去?
王皓:直板是我們中國乒乓球傳統的優勢打法,我肯定希望直板技術能夠得到發展傳承。但現在橫板技術是主流。從乒乓球發展來說,需要考慮每個隊員自身的特點和能力,也需要考慮每支球隊全面打法的需求。
京華時報:沒有考慮專門培養直板橫打的接班人?
王皓:其實很多人模仿我,希望能打成我這樣。但是,乒乓球技術還是要結合自身的條件、能力、風格,不一定要完全像我這樣的直板橫打,也可以借鑑我的技術特點。像國家隊打直板,現在最好的是許昕。教練肯定希望他的反手能夠像我這樣,但不見得完全像我。比如我反手可以打很多板,許昕能夠打上2板、3板,就是很大的進步。他有自己的特點,像正手的殺傷力、上旋的糾纏能力、大範圍跑動能力都很不錯,借鑑一些直板橫打技術,同樣能達到很高的水平。
當教練把過去的成績當動力
京華時報:這次以教練的身份回到國家隊訓練館,有沒有不一樣的感覺?
王皓:感覺既緊張,也放鬆。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和以前不一樣。運動員生涯後期,因爲考慮退役的問題,對勝負看得沒那麼重。退下來轉型當教練,一下子又有了當年剛入隊的感覺,動力特別足。
京華時報:運動生涯取得這麼多成績,你自己肯定很有信心成爲一名好教練吧?
王皓:信心肯定是有的。過去的成績對我來說,是一個更大的動力。當然,現在我纔剛剛開始,距離優秀教練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雖然我有不少實戰的經驗,取得不少成績,但這不代表做教練就一定能夠很成功。我還需要去不斷學習。像每年的全國教練員學習班,肯定會去,已經都在計劃裏了。另外,也在準備去一些院校深造和培訓。
京華時報:改當教練,有沒有向陳玘、邱貽可這些小夥伴請教?他們現在都在當教練。
王皓:和他們經常溝通、請教,包括馬琳、王勵勤。大家有機會見面的話,肯定都會去聊聊乒乓球,有時間也會發發微信。比如看到哪個小隊員很不錯,或者隊裏的一些情況,都會聊聊,也是一種業務學習和交流。
京華時報:你也說動力特別足,像當年剛進隊那樣,那你現在有沒有新的夢想和目標?
王皓:肯定有啊。運動員的夢想和目標是進國家隊,拿世界冠軍、拿奧運會冠軍。作爲教練也一樣。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具備足夠的能力,有機會重回國家隊,通過自己的能力,去競選教練。現在是爲國家隊培養里約週期的運動員,將來我希望能夠帶出大滿貫運動員,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目標。
談家庭沒想過帶兒子打乒乓
京華時報:轉型做教練,是不是終於可以多回回家了?
王皓:這個還真不好說。當教練需要跟球隊在一起,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原來當隊員,只想把比賽打好,把訓練做好。現在不同了,需要考慮運動員的培養髮展,包括八一男隊的建設。比如運動員進隊、到隊裏考試、每天制定訓練計劃……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拿主意。前一段時間北京流感,我就要去關照運動員別生病。考慮的東西更全面,付出也更多。
京華時報:確實是,當教練意味着更辛苦,家人的付出也相當大吧?
王皓:肯定是更辛苦。之前和陳玘、邱貽可他們聊,也都感覺和當隊員不一樣,比較累。最近八一隊開始冬訓,每天一早就要從家出發,隊裏6點多出早操。等我到家,一般都是晚上10點多了。等到賽季開打時,還要四處征戰。家人的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我的父母、愛人給了我很大支持。既然選擇了,就踏踏實實把它做好。
京華時報:那有時間陪兒子麼?以後帶着他打乒乓球?
王皓:週日有一天假,就抓緊陪他。感覺他現在還挺喜歡運動的,但沒有想過讓他打乒乓球。順其自然吧,打乒乓球還是太辛苦了,要成爲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太困難了。
-手記
三獲亞軍經歷或是一筆財富
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乒乓球館5樓,男乒直通蘇州世乒賽選拔賽第二輪次打響。又一次踏進球館的王皓則不再像以往那樣熱身、粘球拍、比賽……一週前,他在隊內聚會時已經向隊友們作別,正式從國家隊退役。儘管“王皓”兩個字還掛在國乒小黑板上,排名國內國際比賽積分的隊內前列,但征戰14年乒乓賽場已經不再屬於他。
退役演說還不到一週,王皓已經迅速轉型。回到國家隊訓練館,王皓關注的是國乒訓練比賽用球(比八一隊質量好很多);和劉國樑、馬琳聊起來,王皓關注的是八一隊年輕選手樊振東、周雨、徐晨皓的情況;上午直通賽結束時,王皓已經訂好了休息的酒店;到了晚上,他還要趕回訓練館……儼然一副地方隊教練的做派。
入戲很快,演好戲卻不易。劉國樑認爲,對於王皓這樣的奧運會冠軍而言,轉型開始的一兩年最難。作爲萬衆矚目的冠軍選手,高起點意味着高期待。從隊員轉型成教練,面臨的是知名度、經濟收入各個方面的下滑,責任壓力更大,收益似乎卻減少,落差之下,能夠挺過來確實非常人所及。
或許,這時候正能體現劉國樑所說,3次奧運會亞軍對王皓的人生來說,是一筆財富。那麼,讓我們耐心等待,等待一個個閃閃的軍中王指導到來吧。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