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瑟瑟北風中,津城進入了“小寒”節氣。藍天藍得透明,能清晰地看見飛機留下的白煙。
前天夜間,津城陸地風力達到了5至6級,陣風7級,盤踞津城的霾頓時被瓦解。昨天8時監測顯示,津城PM2.5的濃度明顯減小,前進道、復康路的PM2.5小時的濃度每立方米僅爲14微克和8微克。很多網友驚訝於大風驅霾的威力,人們好奇地要問:“風把霾吹到哪兒去了呢?”
對此,氣象專家解釋:“大氣層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也就是不同密度大氣的高度,以及分層狀況都十分穩定。所以大範圍霧霾要消散的話,主要靠冷空氣所帶來的風的平流作用,而靠自身很難自行溶解。”
專家解釋,製造霧霾的PM2.5、PM10等顆粒物,主要集結在近地面的空氣中,一般會有來兩個去向:水平方向、垂直上下方向。從水平方向來說,如果有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團,之前集聚的顆粒物就會向南方移動。這些顆粒物水平移動方式有兩種,一是“集體”移動,漂移到另一區域,結果會導致另一地區的霧霾現象;二是逐漸擴散,分散到更廣闊的天空裏,顆粒物濃度逐漸變小。
小寒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刮西北風,如果天津的上游地區河北省北部以及北京地區霧霾較重,在西北風剛刮入津城時,上游的污染物可能被吹過來,人們就體會不到天津能見度轉好。隨着風力的加大,天津的霧霾也被移走,移向下游,比如河北中部、南部地區甚至江淮地區擴散,但是不會走得更遠。一旦遇上穩定的天氣系統,又開始聚集起來。如果趕上雨雪天氣,空氣就會被自然淨化,顆粒物隨着雪水沉降到土壤和河流湖泊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