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月8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爲《共同譜寫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係新篇章》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2015年1月8—9日,中國—拉共體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中拉論壇機制設置和運行規則》三個成果文件。
作爲中拉合作的頂層設計,《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提出,“我們將遵循尊重、平等、多元、互利、合作、開放、包容和不設條件的原則,決心通過創新合作方式,在論壇主要領域及雙方商定的其他領域開展對話,促進共同可持續發展、社會福祉和經濟增長,爲南南合作作出新的貢獻。”
作爲中拉合作的行動綱領,《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明確了中拉在多個領域合作的細則,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而《中拉論壇機制設置和運行規則》將爲中拉合作提供製度保障。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的,其“旨在爲論壇建章立制,將明確部長級會議、中國-拉共體‘四駕馬車’定期對話、中拉國家協調員會議等協調合作機制”。
作爲2015年中國外交的首個主場活動,中拉論壇開啓了新一年中國外交佈局謀篇的新旅程,意義非凡。
第一,這次首場外交,體現了拉美國家對與中國合作的嚮往。受西方金融危機的影響,近些年來拉美經濟的發展狀況並不好,美國同拉美的貿易也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再加上近兩年來,石油、礦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價格普遍下跌,拉美國家的經濟普遍陷入低速發展狀態。
21世紀以來,中拉貿易年均增速在30%以上,201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616億美元。中國成爲拉美國家石油、礦產品、糧食作物的大“買家”,對拉美國家的經濟影響日趨顯著。
中國在拉美的投資增加也更爲迅速。截至2013年底,中國對拉美投資累計超過800億美元。2014年估計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在這種背景下,拉美國家普遍認識到,只有加強同中國的經濟合作,才能夠促進本國和本地區的發展。
第二,體現了中國外交和經濟發展上的宏大戰略佈局。由於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中國經濟獲得了長期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日益和美國拉近。但是,隨着經濟技術規模的擴大,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出現了減緩的趨勢,同時保有大量的富餘產能,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中國資本迫切要走向海外,通過在海外的直接投資,來促進自身的發展。而拉美國家和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資源蘊藏豐富,工業基礎相對較好,人口基數比較龐大,市場規模潛力巨大,人文素質又相對較高,中國和拉美國家擁有紮實的合作基礎。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拉美國家,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會晤。中拉領導人共同決定,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爲主題,共敘友誼,共謀發展,共商合作,一致決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宣佈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這次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的召開,是中國外交和經濟發展戰略在拉美取得的新進展。
三項成果文件標誌着2015年中國首個“主場外交”獲得了豐碩成果。這次會議既包括政治安全上的全面合作,又是以經濟合作爲主要內容和主軸的合作;既是一次推動解決中國—拉美雙邊事務的合作,又是一次關注國際關係,包含國際全局動態的合作;既是一次努力推進解決當前問題的合作,又是一次立足未來長遠發展的長期戰略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