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本政府近日在內閣會議上就首相以公職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敲定一份答辯書,指出“若公開表示是爲追悼戰歿者而參拜,且從形式來看也明顯不是出於宗教目的,則不違憲”。答辯書稱:“大多國民及遺屬認爲靖國神社在我國是追悼戰歿者的核心設施,希望代表國家的人能夠進行追悼。”答辯書還稱“不進行神道儀式,而是通過符合追悼行爲的方式表達追悼之意”不違憲。
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中方堅決反對日本領導人以任何形式參拜供奉着二戰甲級戰犯、美化侵略戰爭的靖國神社,要求日方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中方還表示,敦促日方信守承諾,拿出誠意,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中日四點原則共識,妥善處理當前兩國關係面臨的突出問題,爲推動兩國關係改善發展作出努力。
對於日本擬推動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正常化,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分析說,安倍政府此舉本質上並不在於違憲不違憲,而是試圖繞過二戰侵略歷史。
問:從日本憲法的角度來說,您覺得,答辯書中的說法站得住腳嗎?
馮瑋:我想首先應該強調的一點是,自民黨這種做法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在2005年,日本自民黨的新憲法起草委員會就放寬了憲法的政教分離原則,支持國家和地方正式團體在社會性儀式和習慣活動範圍內進行相關的宗教活動,這一次實際上是在繼續開歷史倒車。日本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爲參拜靖國神社是迎合了日本整個社會右傾民族主義擡頭的傾向。實際上問題並不在於是否違憲,日本憲法第20條有明確的規定,就是強調政教分離。關鍵是日本通過這種做法試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要把這一頁翻過去,強調日本在戰後始終走和平主義的道路,來否定它戰爭時期所犯下的罪行。
問:既然是戰後70週年,安倍政府迫於國際上的壓力一方面也在粉飾太平,爲什麼又要在這個時候玩這個把戲?
馮瑋:安倍一意孤行一方面是要塑造他所謂的硬漢形象,而這種做法也確實是得到了日本一部分右翼勢力的支持,因爲他們認爲在歷史問題上、在領土問題上就不能有聽命於別的國家的意志,就像有些右翼人士所說,有些國家會利用70週年來損害日本的國際形象,因此,對於日本的這種現象和日本政府的這種做法,我們應該明確地指出它的意圖和目的,就是試圖在70週年的時候,通過推行它所謂的積極和平主義來走重新擴充軍備的道路,要繞過歷史這個坎兒。
問:您剛纔說到日本整個社會都出現一種右傾的傾向,但是對於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正當化,民意基礎怎麼樣?
馮瑋:我們應該注意到,因爲日本對戰爭整個歷史沒有徹底地肅清,就導致很多日本民衆認爲首相去參拜靖國神社代表了對他們親人的一種撫慰,沒有認識到靖國神社曾經是軍國主義的象徵,因爲日本的國內法已經明確地否定了戰犯的存在。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各種宣傳、通過各種事實依據的把握和展示,讓日本民衆認識到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對中日關係所造成的必然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