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二個關鍵詞:國有企業巡視。
全會提出,今年要加大對國有企業的巡視力度,實現對中管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巡視全覆蓋。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分析指出,國企之所以成爲腐敗高發區,是因爲其特殊的二員結構。
李錦:一方面計劃經濟的殘餘和行政管理的高度一致,一方面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商品交換。這導致運用行政權力進行商品交換,官商勾結,這是體制中的問題。同時監管體制不夠完善,央企容易出現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尤其是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由一把手說了算,所以監管體制需要變革。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指出,有權力的地方就需要有監管,權力突出的地方更是如此。
辛鳴:究竟監管什麼,不是對具體經營管理巡查,這是市場管的事情,我們管的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這也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深化的表現,市場該管什麼、政府該管什麼要管住管好。
2014年,各級紀委在監督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實的同時,也制定實施了責任追究制度。其中對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案件相關黨組織責任,湖南衡陽發生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案件嚴肅問責。
第三個關鍵詞:突出問責。
全會提出,今年開始,尤其要突出問責。高波指出,沒有問責,責任就難以落實。
高波:一方面要對地區、部門的黨組織問責,甚至調整、改組黨組,強化問責的高壓,另一方面要將問責的對象具體化、個體化,特別是部門和地區的一把手、主要負責同志。可以預計,隨着主體責任要求越來越嚴,問責力度越來越大,會有越來越多抓黨風廉政建設不力的一把手成爲問責對象,對於傳導高壓反腐的壓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