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月19日,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14年食品安全監管報告》。《報告》包括食品安全主體管理、食品安全質量監測、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三個方面的情況,多方入手,嚴把百姓“舌尖安全”關。
食品安全主體:產業轉型升級效果明顯
2014年,全市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2600億元,約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9%,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平均產值位居全國第一,產業轉型升級效果明顯。本市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共有1203家,總計獲得證書1631張,涉及28大類食品。食品添加劑獲證企業數129家,證書129張;食品相關產品獲證企業261家,證書266張。
截至2014年底,全市持有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經營者實有58085戶。2014年,全市建立市級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店40戶、區縣級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店648戶。
2014年,全市企業共註冊保健食品品種358個,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緩解體力疲勞和抗氧化等類別中,全市共有40家(實體)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約4600家,經營場所主要爲商場、超市、藥店、專賣店等。
截至2014年底,全市持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經營者實有18130戶,從全市餐飲服務環節業態分佈來看,公共餐飲中的中小餐館和小吃店是餐飲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的重點場所。單位食堂、學校食堂和工地食堂佔和集中供餐單位是預防羣體性食物中毒重點場所。
食品安全質量監測:放心食品放心吃
2014年,本市對乳製品、肉製品、食用油及油脂製品、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33大類食品及相關產品開展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2659批次的產品,合格2615個批次,合格率爲98.35%,針對食品添加劑問題實施風險監測2591批次,檢出55批次存在質量問題,問題樣品檢出率爲2.12%。
2014年,本市流通環節對3154個批次食品開展了抽樣檢驗,合格率爲85.55%,其中,質量合格率爲92.83%。截至2014年底,累計查處案件72件,查獲不合格食品359.44公斤,罰款54.62萬元,集中曝光了25家經營者銷售的30個生產企業生產的38個批次的質量不合格食品。
2014年,組織開展了對減肥、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改善睡眠、輔助降血糖、輔助降血壓共6類200批次保健食品進行非法添加化學物質快速檢測,對輔助改善記憶、通便、清咽等15類250批保健食品進行監督抽驗。對增強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增加骨密度等16類250批產品開展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監測項目包括標籤標識規範性監測、膠囊殼中的鉻、塑化劑、金屬元素(鋁、鎘、總鉻、銅、鋅、鎳)、農藥殘留、防腐劑和色素。
2014年,本市餐飲環節對524個批次食品開展了抽樣檢驗,抽檢結果顯示,抽樣合格率爲73.50%,食品安全質量合格率爲98.09%。充分利用抽檢結果,查處違法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案件。截至2014年底,餐飲服務環節累計查處案件129件,查獲不合格食品363公斤,罰款44.88萬元。在餐飲服務環節嚴把採購、入庫、出庫、結算等關口,強化索證索票制度落實,實行大專院校食堂大宗食品統一採購,倡導餐飲服務環節廠店對接、農店對接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嚴把百姓“舌尖安全”關
2014年,本市深入推進放心奶民心工程,對220批次樣品抽樣檢測,合格率100%。對乳製品企業的19938批次成品和原料進行三聚氰胺黃麴黴毒素M1專項檢測,未發現問題樣品。全市乳製品企業的產量達到了44187噸,同比增長29.9%,產值達到38.99億元,同比增長22.5%。
2014年,全市流通環節共查辦食品安全案件1484件,罰沒款爲778.21萬元,查獲涉案食品52562.02公斤。爲了從源頭保障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國家對保健食品品種、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實行許可制度。本市在28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中開展質量受權人制度試點工作,在和平、津南、武清三個區開展“保健食品經營示範店(櫃檯)”創建試點工作。
截至2014年底,全市餐飲環節共查辦食品安全案件341件,罰沒款爲72.8萬元,查獲涉案食品23.1萬元。打造“明廚亮竈”餐飲單位14戶,創建“放心餐館”A級示範店155戶,初步建成放心餐館示範街18條。(記者晁丹 通訊員王毅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