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七旬老人無人贍養,冒險在高速路上偷螺絲謀生。高速交警現場查獲後溫情執法,通知村幹部將老人領回。據記者調查得知,不是老人膝下無子,而是他們沒有盡到贍養的義務。
這段時間來,老人無人贍養的新聞頻頻被曝出。在10月份發生了八旬老人無人贍養投水自盡的事件;在11月還有九旬老人無人贍養被棄樓道的新聞。爲什麼我國現在養老問題如此嚴峻?在這其中到底有哪些因素困擾着養老保障的前行?
筆者認爲,主要有着個人、社會和政府三方面的原因。只有這三方都能切實做到關愛老人,他們才能真正安享晚年。
首先就是個人的原因,現在有很多老人無人贍養不是因爲他們膝下無兒女,而是兒女無力贍養老人。我國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正式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獨生子女從“稀罕物”成了“家常菜”。雖然計劃生育減緩了中國的人口壓力,但是卻造成了夫妻倆上贍養四個老人,下供養一個孩子的情形。在這時,很多年輕人就是無力贍養老人,對老人的照顧也就不可能是細緻入微。當然,還有一部分是有能力贍養老人卻不贍養,對於這部分人,加強道德修養,提升自我素養是最重要的。在金錢豐滿時,精神也不能貧乏。
其次就是社會的原因。社會中的各種公益愛心組織沒能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公益組織做的就是“公益”。但是現在一部分公益組織卻是打着愛心的旗號,做着昧心勾當。斂財、出名成了部分“公益人士”的真正目的。至於需要幫助人的,有媒體在時還可以作秀一下,沒有媒體時就一邊涼快去。社會需要的是真正有愛心的公益組織,不是披着羊皮賣狗肉的僞公益。
當然,在養老方面,政府還得大力投入。不僅是金錢還有精力的大力投入。政府方面有着兩個方面的困境。首先是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城市中還好,許多人都有養老金,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偏遠地區、養老金只能是奢望。在養老方面也不能差別對待,要儘快建立起城鄉之間、體制內外都無差別的養老保障制度。還有一方面就是是執行的問題,再好的制度得不到貫徹落實也是白搭,所以監管機制也得相應建立與完善。只有個人、社會、政府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分內事,養老困局纔會從內突破,不再是困擾整個社會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