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網重慶2月3日電(記者韓振)2003年三峽成庫後,長江上游航道得到顯著改善。但仍有部分自然航道礁多水急,暗藏着危險。此時,領航員便有了用武之地。
清晨的重慶江津貓兒沱港,滿載5000噸貨物的渝揚號徐徐啓動,它的目的地是江蘇揚州。在進入風平浪靜的三峽庫區之前,渝揚號首先要邁過70公里的自然航道。
駕駛室裏,領航員熊方正神情專注地掌着舵,巨大的船舶猶如一條矯健的游龍穿梭在彎彎曲曲的河道。記者在操控顯示屏上看到,航道深時,船底距離江底多達十幾米,淺時則只有1米左右。航向稍有偏差,便有可能擱淺或觸礁。
“近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整治河道,現在的航行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現跑六七千噸的船沒有問題,而以前只能跑兩三千噸的船。”熊方正說,自己在長江上開了20多年的船,直到三峽成庫後才做了一名專職領航員。
領航員是隨着長江航運發展而不斷壯大的一個行業。熊方正告訴記者,三峽成庫前,重慶一年的貨運量僅兩三千萬噸,重慶的領航員也就是一二十名,成庫後貨運量很快增長到上億噸,這爲領航員提供了更多機會。目前,重慶的領航員至少有兩三百名。
人數雖然增長了,但收入卻沒有下降。熊方正給記者算了一下賬:自己忙的時候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從江津貓兒沱到重慶李家沱要來回跑兩趟,一趟2000多元收入,雖然不是每天都跑,但一個月下來收入也是可觀的。
熊方正告訴記者,要想成爲領航員,首先要取得大副或船長資格,其次要獲得這一段航線的“駕駛證”。“這兩個只是基本要求,有沒有人找你領航,收入高還是低,主要還是看你實際操作水平。”熊方正說。
不知不覺間,船舶已經在江上航行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一個江灣處。航標也突然向江心收攏,爲了在航標範圍內行駛,熊方正不得不大幅度調整航向。熊方正指着江心的航標說:“航標設置十分重要,領航員必須按航標指向行船;航標設置如果不合理,領航員再缺乏經驗,就容易導致險情,影響到航運效率和安全。”
兩個小時後,渝揚號安全抵達重慶李家沱。自然航道結束了。迎接渝揚號的,是600多公里的三峽庫區航道。這時,一隻小船從江岸駛來,很快靠近渝揚號。熊方正輕巧地從渝揚號跳到小船上,漸漸消失在岸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