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和平區民政局組織全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和平區第十次黨代會第五次會議精神,並確定了2015年五項重點工作目標,全力做好服務民生各項工作。
2015年,和平區民政局將按照國家民政部、市民政局對年度民政工作的新要求和區委、區政府服務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整體部署,全面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抓好街道層面“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和區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兩個關鍵;實現居住在和平區老人居家養老安全、社會救急救助、雙擁優撫安置、居委會換屆選舉、社會事務管理等五項重點工作,爲推動美麗和平建設做出新貢獻。
在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工作方面,區民政局全力推進“十大服務體系”建設,按照“一門服務、一頭管理、一口受理、全人羣覆蓋、全口徑集成、全區域通辦”的運行模式,在小白樓街道先行試點建設“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隨後在全區各街道全面推開。建立區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重點培育物業管理、居家養老、社會工作創新服務等社會組織,並設立兩個一千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孵化社會組織,運用市場化方式,支持扶植成熟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組織實施好2015年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創新完善舊樓區提升改造後物業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捆綁式”物業管理服務模式;在現有社區網格化管理系統基礎上,通過手持終端、攝像頭、觸摸屏、地理信息系統、3G網絡等系統和硬件,建立區、街、社區三級綜合信息平臺,今年上半年完成兩個街道、兩個社區試點,下半年全面實現區、街、社區三級互聯互通;通過多種措施對未達標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實施改造提升。切實加強社區經費監管使用力度;規範社區工作者准入和退出機制,建立健全考覈管理體系,在五大道街三盛里社區試點基礎上,推進社區標準化服務進程。積極申請並實施“關愛新市民”“關愛流動花朵”“愛心助空巢”“關愛老雷鋒”等公益創投項目;圍繞“十大服務體系”服務美麗社區建設,繼續加強街道、社區品牌特色建設。
在創新完善爲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將在“6大爲老服務模式”基礎上,引進專業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日間照料站、街道照料中心的服務和管理,規範配餐中心建設,還將籌建爲老服務洗衣房,爲300名行動不便困難老人家中安裝扶手、更換坐便器,爲2000名政府買單居家養老服務對象購買健康御險,提升改造1個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擴建區居家養老緊急呼叫中心服務平臺,爲2600名空巢獨居老人安裝緊急呼叫裝置,建立智能養老服務系統和爲老服務應急隊伍,並發動社區志願者開展爲老服務活動。
在社會救助、救急工作方面,將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分類施保,確保救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進一步完善“兩元三級”長效社會救助機制,加大對街道救助預算金支持額度,確保困難羣衆得到及時救助;開展“救急難”試點工作,制定《關於解決“救急難”試點工作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社會救助程序,不斷探索“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流程;完善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吸納衛生、教育等部門爲成員單位,努力探索救助工作“託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路徑機制、保障措施。
在落實擁軍優屬政策方面,將建立50萬元醫療補助金制度,深入開展“心繫優撫對象送溫暖”活動,妥善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全面落實《烈士褒揚條例》,爭創雙擁模範城“八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