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他們晚上在南寧市中山南環路口停車時,明明給了管理員停車費,隔天卻又收到交警的處罰通知短信。原來,他們被所謂的“管理員”誤導了。有關部門表示,中山路一段只有部分區域可限時停車,超出規劃路段的範圍,經常被一些人用來非法牟利,市民見到這種情況應立即報警,以防更多人受騙。(2月13日《南國早報》)
合理合法的付費停車,居然被貼了罰單。平心而論,誰遇到這樣的狀況都會倍感意外。但更讓人意外的是相關部門的淡定——面對社會人員冒充“管理員”騙取停車費,有關部門只是坐等舉報,甚至要求司機“掃描管理員的身份信息,辨別真僞”。沒錯,掃碼確是辨別“管理員”真僞的重要方法。但問題是,這種鑑別方法有幾人知道?更何況,不法分子可以“畫地停車”,就不能“借”一個二維碼麼?可見,要求司機自行掃碼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事實上,除了坐等舉報,有關部門絕不是無計可施。社會人員騙取停車費,並不是騙一次就跑,而是長期經營。因此,“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有關部門只要在相關區域守株待兔,就一定能有所收穫。更何況,不法分子並非是隱蔽經營,而是明目張膽地“將留給出租車使用的臨時上客區佔爲己有”、對正規管理員打擊報復。在這種情況下,收集作案線索並非難事。
但遺憾的是,相關部門除了坐等舉報,並無實質性動作。這樣的態度,無疑讓人難以接受。其實,也正是有關部門的敷衍,才造就了不法分子的囂張。試想,對於騙取停車費,倘若有關部門出現一起打掉一起,不法分子還有“畫地停車”的膽麼?從這個層面看,社會人員“畫地停車”,也是相關部門不作爲的投名狀。
相信不久之後,社會人員非法設立的停車點,就會被鐵腕肅清。但顯然問題不能到此爲止。否則,一段時間後,換馬甲的“畫地停車”又會出現。事實上,比清理非法停車點更該清理的是,檢討相關部門的“爲官不爲病”。相關部門需要對本系統的不作爲、亂作爲,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並在思想深處肅清拈輕怕重的毛病。唯有如此,才能徹底告別靠掃碼整治“畫地停車”等官僚病。
文/薛家明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