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你搶了多少紅包?』長輩給晚輩紅包的傳統年俗,在微信時代演變成一場同事好友中的『搶紅包』大戰。『盯得眼花、戳的手疼』成為很多網友過節的生動寫照。
瘋狂搶紅包也帶來些許煩惱。塞錢太少,不過癮,紅包厚了,有負擔。面對『能用紅包解決的,盡量不要用語言』,情誼如何衡量?祝福怎麼表達?
春節上演『紅包大戰』,你有沒有『頭昏眼花』?
春節假期,江蘇的小楊原本打算好好休息,沒想到卻過得異常忙碌。為了搶到更多微信紅包,小楊全副武裝,手機和平板電腦齊上陣,眼睛緊盯屏幕,手指一刻不離,等待著搶紅包的一刻。『只要有人預告發紅包,立刻感受到一片緊張氣氛,屏氣凝神,手指顫抖。』
像小楊這樣『搶紅包』過年的網友還有很多。從除夕開始,記者的十多個微信群就被紅包游戲佔領。一人發放紅包,群友競相開搶,搶到紅包的『手氣最佳』者繼續發紅包,如此接力,意為傳遞好運。
路上的1元錢,你未必願意彎腰去撿,但一元錢微信紅包,你也許會瘋狂去搶。微信紅包、QQ紅包、支付寶紅包……在這場全民搶紅包大戰中,商家做了推廣,網友享受了游戲的快樂。
『屏幕已被戳破!』南京的朱先生搶到300多個紅包,他的搶紅包『秘訣』是:用Wi-Fi,眼睛盯著屏幕,手指隨時觸屏。一些總也搶不到紅包的中老年很無奈:『年輕同志,手不能太快,得讓著點老同志啊!』
瘋狂搶紅包讓很多人累得頭昏眼花,忽略了家人的感受。『壓力太大,心髒受不了。』北京的小王連續搶了七八個小時紅包,緊張地連吃飯都不敢隨意放松,『老媽說我著了魔,一天到晚低頭玩手機。
搶紅包上演『逼宮』,祝福咋用錢來衡量?
在『紅包大戰』中,人們一邊搶紅包,一邊發紅包,興奮激動的背後也夾雜著難言的煩惱。發紅包者塞錢太少不好意思,紅包太厚增加負擔;搶紅包者只發不搶眾人討伐,多發紅包又常常落得『入不敷出』。
搶了100多個紅包的小楊時不時向群裡發個紅包,被很多群友大贊『土豪』,著實讓他體驗了一把『高帥富』的感覺。然而一算賬,他辛辛苦苦搶了120元錢,卻發出去300多元錢,做了『虧本買賣』。
更令人尷尬的是『被逼發紅包』。『本來是圖個樂子,誰知後來卻變了味。』河北的張先生說,有的人發現『虧了本』,紛紛要求領導出血。甚至有網友發帖:『一切不以發紅包為目的的祝福都是偽君子。』『今天能用紅包解決的,咱盡量不要用語言表達。』
面對朋友同事們的『土豪發紅包』的『逼宮』,朱先生也有些不解:『明明是傳遞祝福的紅包,怎麼感覺變了味兒?大家在意的,究竟是情誼,還是紅包?』
少在意紅包『厚度』,多體味紅包『溫度』
紅包越來越多,祝福卻慢慢變了味兒。小楊發現,身邊的朋友同事開始攀比紅包金額:搶得少的落荒而逃,只能自嘆不如;搶得多的自鳴得意,仿佛高人一等。 從最初的充滿樂趣,到後來的有些尷尬,很多人搶紅包的積極性受到很大打擊。『看來,再美好的東西,一旦和錢掛上鉤,就有些變味了。親情、友情、愛情,莫不如此。』張先生說。
『塊兒八毛,搶到是運氣;錢多錢少,分享的是感情。』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吳亦明認為,搶紅包游戲商業推廣快、參與性強,深受百姓喜愛。但其中一些不好的傾向也值得注意,尤其是一些人過於追求紅包的『厚度』,忽視了紅包的感情『溫度』,對發紅包和搶紅包的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在張先生看來,萬事皆有度,過之猶不及,過分追求紅包金額只能讓情誼變味。『搶紅包這事兒,討個好彩頭就行,較真錢多錢少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