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5年,臨港將全年工作的發展目標確定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0億元,同比增長35%;在地工業總產值1800億元,同比增長38.5%;固定資產投資325億元;公共財政收入24.1億元;港區吞吐量3300萬噸;實際利用外資4.38億美元;內資到位額94.5億元;新增招商引資協議額1000億元;第三產業營業收入120億元,同比增長46%。
今年,臨港將重點突出招商引資、基礎配套、服務企業三大基礎工作;切實抓好優化產業結構、築牢資金鍊條、提高隊伍素質三大關鍵環節;壯大裝備製造、現代糧油、港口物流三大主導產業;發展海洋經濟、智能裝備、生產性服務業三大新興產業;努力實現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宜居三大發展目標。
臨港經濟區管委會主任王國良稱,今年臨港還將加強與國家、市有關部門的合作,將臨港經濟區作爲率先推行海域使用權“直通車”制度的試點地區,並探索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發展規劃、港口發展規劃“四圖合一”規劃審批模式。將部分規劃審批業務由四步審批簡化爲兩步審批,壓縮50%時間,將管線審批時間壓縮至25%。以“助小微、促創新、促創業”爲主題,做好臨港“促惠上”活動,發揮金融促進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提高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臨港還將繼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加強“美麗臨港”建設,完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監督檢查體系,實施清新空氣、清水河道等專項行動;全力將黃河道、渤海十路等七條主幹道路打造成達標示範路,優化智能裝備產業園等重點區域市容環境;做好重點區域的綠化美化工作,新建綠地80萬平方米;加強臨港生態溼地公園建設,提升完善功能。今年9月,臨港首家幼兒園將開園。此外,臨港也將健全完善公共和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辦醫。
回顧2014 展望2015


臨港經濟區GDP
預計完成237億元
2014年,臨港經濟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7億元,同比增長38%;完成在地工業總產值1300億元,同比增長62.5%;固定資產投資325億元,同比增長25%;公共財政收入21.29億元,同比增長32.1%;新增招商引資協議額800億元,同比增長25.4%;實際利用外資3.81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內資到位額82億元,同比增長27.5%;港區吞吐量3036萬噸,同比增長37.4%。
新增簽約項目75個
引進12個首都資源項目
2014年,臨港招商引資保持強勁勢頭,引進了泰富重工、中冶科工、北大荒物流、ADM膳食纖維等重大項目和中海清華、商久盛源等智能裝備項目,新增簽約項目75個,招商引資協議額800億元。積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緊密對接首都資源,成爲臨港經濟區招商引資的新突破。據悉,2014年臨港經濟區引進了12個首都資源項目,總投資額60億元。截至2014年底,臨港註冊企業總數達406家,其中2014年新增100家。
海洋經濟智能裝備
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培育海洋經濟和智能裝備兩大經濟增長點是2014年臨港搶抓的機遇。除了制定實施了臨港發展海洋經濟實施方案,與市海洋局簽署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外,還引進了泰富重工、天大海洋裝備一系列海洋經濟項目,不斷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板塊;引進了天大水下滑翔機等14個高端智能裝備項目,新興產業板塊初具雛形。臨港經濟區還大力實施科技興區戰略,截至2014年底,臨港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11家,佔入區企業一半以上,科技小巨人企業11家;2014年,實現專利授權量410件,3家企業獲得市級知識產權試點企業,3家企業獲評市級重點實驗室。
推進“美麗臨港”建設
新增綠地19萬平方米
2014年臨港經濟區全面推進“美麗臨港”的建設工作,以三縱四橫迎賓路網爲重點,全天候清掃臨港207萬平方米道路;加大綠化美化力度,全年新增綠地面積19萬平方米,臨港生態溼地公園獲得“天津市五星級公園”第一名。怡灣商業廣場、金沙江道菜市場主體完工;怡灣社區建設穩步推進;藍領門診投入使用;海泰幼兒園主體建設完工,高標準確定了辦園模式和合作單位;明灣公寓加強招商招租、運營管理,現入駐企業達到35家。
社會民生問題得到了持續改善。2014年,臨港完成21個項目用海審批,用海面積592萬平方米;完成項目土地出讓面積422萬平方米。按照市政府批覆的分區規劃,全年完成城建規劃9項,產業規劃(服務業、裝備製造業)2項,爲區域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臨港還逐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完成了淮河道35kV開關站建設,進一步完善了經濟區一期的高壓電力網絡;完成了北部區域三期11公里電力排管建設,爲項目正式電源的接入創造了有利條件;完成了31公里給水管道建設,使建成區全部具備正式供水條件;完成了11條道路共14.6公里建設;建成3號排海泵站、5號雨水泵站和臨時排水管渠8公里。大沽口港區2、3號糧油碼頭、18號通用碼頭已正式作業,9號液體化工碼頭、12-14號通用碼頭已完成工程建設;12個已建成公共碼頭的升級論證得到批覆,部分泊位具備靠泊12萬-15萬噸級船舶的能力;北區鐵路建設正在紮實推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