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銀率網數據統計顯示,儘管今年銀行發行的“三八”節專屬理財產品僅7款,但平均預期收益率高達6.15%。不過,分析師指出,節日僅是銀行營銷產品的一個噱頭,所謂專屬理財與平時的普通理財產品並無差異。
部分專屬理財收益高
銀率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共五家商業銀行發行了7款“三八”節專屬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平安銀行佔三款,建設銀行等幾家銀行各一款。7款“三八”節專屬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爲6.15%,平均投資期限爲142天,“從發行數量來看,今年‘三八’節的專屬理財產品數量較去年大幅減少,但平均預期收益率遠高於去年4.7%的水平。”
“實質上銀行發售的‘三八’節專屬理財產品,與平時的普通理財產品並無差異,節日僅是銀行營銷產品的一個噱頭,通常銀行爲了營銷,節日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要比同期發售的同類理財產品高一點。”銀率網分析師表示,但並非每家銀行都是如此。比如,建設銀行的“三八”節產品與其在售的同類理財產品收益並無差異。
選“寶寶”還是買理財?
春節過後,不少市民在對自己手頭的資金進行理財規劃,那麼該如何取捨?“與收益持續下滑的‘寶類’互聯網理財產品相比,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更具吸引力。”銀率網分析師認爲,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流動性要求,單純考慮投資收益,目前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更合適。“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方式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方式不同,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實現預期收益率的情況下,投資期內的每一天都是按照預期收益率計息,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由於掛鉤的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收益是每日計算收益,收益是波動的。因此目前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