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薊縣西龍虎峪鎮地處本市與河北省遵化市、玉田縣交界處,位於於橋水庫上游,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爲保障本市飲用水安全,這裏不能發展工業企業,農作物亦不得使用農藥、化肥,因此經濟結構單一,農作物產量偏低,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幫扶工作組進駐該鎮的三個困難村之後,盡其所能幫助困難羣衆,積極加強村裏的硬件建設,併爲當地提供司法幫扶。他們贏得了羣衆的信任,成爲了村民們的貼心人。
結對幫扶困難家庭
春節前的一天,一中院院長蔡志萍等人來到結對幫扶的薊縣西龍虎峪鎮,走訪慰問困難家庭。聽說一中院的法官要來,蔡老莊村的張大爺換上衣服,坐在輪椅上等着。老人因患腦血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平時需要家人照顧,一家人的生活比較困難。
蔡志萍將幹警們捐出的慰問金放到張大爺的手中。老人拿着慰問金,拉着一名男子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們給我們派來這麼好的小夥子,他可給我們這些困難戶幫了大忙了。
張大爺說的這個年輕人是一中院的法官蘇慶鬆。按照上級關於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的總體部署,該院負責結對幫扶薊縣西龍虎峪鎮的三個困難村,蘇慶鬆是駐村工作組組長。
自2013年8月進駐以來,工作組爲不少困難戶解決了實際問題。工作組駐村伊始,就在入戶調查時瞭解到,幫扶村裏有一名女孩剛剛考上大學便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本來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她,不得不休學治病。瞭解了該情況後,蘇慶鬆等人隨即與村幹部進行了溝通,得知女孩家的生活十分拮据。她的父母均無正式工作,而且家裏沒有耕地,唯一生活來源就是女孩父親外出打工賺的那點辛苦錢。高額的治療費用,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可女孩的後續治療仍然需要大量費用,這讓她的父母愁眉不展。
蘇慶鬆等人瞭解情況後,決定盡最大努力幫幫這個家庭,於是及時向院領導進行了彙報,該院最終確定這個家庭爲重點幫扶的困難家庭。很快,慰問金就送到了他們手中,女孩的父母拿着慰問金,心情格外激動。連續兩年,工作組的法官都給這個家庭送去了慰問金,讓一家三口倍感溫暖。但是,法官們並未到此爲止,而是想方設法讓這個家庭有一個可靠的經濟保障。於是,法官們忙碌起來,他們積極與鎮裏、縣裏有關部門進行協調,對這個困難家庭進行救濟。目前,相關手續正在辦理。現在,患病女孩心情良好,對生活充滿信心。每次見到蘇慶鬆,女孩的父母都會激動地握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
工作組經與鎮、村幹部多次探討,在三個幫扶村內選擇了一批因病因傷致貧的家庭,作爲慰問幫扶的困難戶。此外,工作組還動員社會力量到幫扶村中看望慰問困難戶,爲他們送去米麪油等生活必需品,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春節之前,法官們共慰問了15戶困難家庭,將慰問金交到了他們手中,讓他們過了一個好年。
狠抓鄉村硬件建設
從張大爺家出來之後,法官們來到蔡老莊村的村委會。別小看這個偏遠小村的“大隊部”,它可是集辦公、醫療、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機構。在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記者看到,這裏窗明几淨、被褥整潔,頗有些快捷酒店的味道。
“蔡老莊村是一個耕地較少的村子,很多人白天出村打工或經商,晚上才能回來,而他們的老人沒人照料。”蘇慶鬆說。
正是因爲看到這一點,工作組決定幫助蔡老莊村建一個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村裏的年輕人在去上班之前,可以將家中年邁的老人送到這裏照料。晚上回來,再將老人接回家。老人們可以在中心用餐、練習書畫,如果身體不舒服還可以得到及時治療。
很快,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就建成了,它與新村委會和醫療服務中心融爲一體,成爲村裏老年人都喜歡去的“託老所”。
這兩年,一中院的法官們在改善困難村硬件設施這方面可沒少忙活。進村伊始,他們就首先確定了第一批幫扶項目——在蔡老莊村投入10萬元修建排水管道600米、在南汪家莊村投入10萬元修建公共廁所2處等。目前,這些項目已經全部高標準落實完成,對於提升村容風貌、改善村莊公共衛生環境、便利村民生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批幫扶項目包括投資9萬元協助蔡老莊村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投資9萬元協助後漳泗河村修整約1000米道路、安裝路燈等;針對困難村飲用水中含礦物質較多、村民易患結石、村民迫切解決飲水問題呼聲較高的情況,計劃爲三個村各投資1萬元、每村各自籌1.6萬元,安裝淨水裝置項目。目前,蔡老莊村的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和後漳泗河村的修路兩個幫扶項目已經完成,其他項目正在工作組的安排與監督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司法幫扶備受歡迎
宣傳法律、化解矛盾和糾紛是法官的看家本領。在幫助困難戶、建設鄉村硬件設施的同時,蘇慶鬆等人還積極投入到司法幫扶的工作之中。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幫扶工作,把推進法治村、平安村建設作爲重要切入點,爲幫扶村的發展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男青年小王和女青年小李經媒人介紹相識,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彼此都感覺滿意,情投意合。2014年3月,男女雙方雖沒有領取結婚證,但按照本地習俗舉辦了訂婚儀式,男方家給了女方家6萬元作爲彩禮。此後,女方攜帶父母陪送的電腦、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價值4萬餘元的物品到男方家,與男方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其間男方給女方買過合計1萬元的衣物首飾等。2014年8月,雙方因事產生糾紛,女方一氣之下回孃家生活,雙方就此分手。之後男方主張女方返還彩禮款6萬元和花銷1萬元,女方則不同意,認爲雙方已經結婚,不應返還彩禮。至於陪嫁物品,則要求索回。雙方經多次協商未果,反目成仇,準備到法院起訴。經村幹部規勸,二人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向工作組法官尋求法律幫助。
在村委會,法官首先語重心長地勸慰他們,很快就穩定住了二人的情緒。隨後,法官耐心仔細地聽取了雙方的理由。在充分了解事情原委之後,法官拿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相關法律書籍,讓雙方分別閱讀,並勸雙方家長暫時迴避,給兩人單獨相處的機會。經過察言觀色,法官蘇慶鬆了解到兩人尚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本不想分手,只是由於家長的介入才使矛盾愈加激化。
鑑於該情況,法官勸解二人:“你們是有感情基礎的,緣分值得珍惜,賭氣分開了也未必就會幸福。對一些小的矛盾不應該計較太多,要互相諒解……”法官的一席話說得二人頻頻點頭。接下來,法官又從心疼子女的角度出發分別做雙方家長工作,使得雙方不再劍拔弩張,怒目相向,而是心平氣和地接受了兩個孩子和好的現實。最後,蘇慶鬆又對小王和小李說:“舉辦儀式並不代表你們已經結婚,只要未登記就屬於非法同居,這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這對年輕人及他們的家長均表示,自己以前不懂法,現在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時隔兩天,二人來到民政部門辦理了登記,領取了結婚證,還爲工作組送來了喜糖。
像這樣看似平常,但處理不好又嚴重影響村民家庭生活的糾紛,蘇慶鬆他們化解了很多起。一年多來,工作組在西龍虎峪鎮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普法宣傳教育活動。他們深入村莊,藉助羣衆喜聞樂見的案例進行普法宣傳,提供法律諮詢,捐贈法律書籍。薊縣西龍虎峪鎮黨委書記趙國友表示,經過一中院工作組的司法幫扶,當地違法犯罪率顯著降低,民間糾紛大部分化解在萌芽階段。
幫扶還要再上層次
在幫扶工作中,法官們堅持與幫扶村羣衆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堅持每天深入農戶開展幫扶和調研工作。他們的辛勤付出贏得了當地羣衆的稱讚和尊重,也受到市結對幫扶工作第一督導組的高度評價。在本市召開的“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推動會暨經驗交流會”上,蘇慶鬆被授予“天津市結對幫扶困難村優秀駐村幹部”榮譽稱號。薊縣縣委對蘇慶鬆同志的評語爲:蘇慶鬆能夠快速融入駐村幹部角色、躬身沉心紮實工作,帶領工作組走了一條有法院特色的幫扶路子,爲村民辦了看得見的實事、好事,不僅“身在農村”,更做到了“心在農村”“行在農村”,是優秀駐村幹部的典型代表。
談到自己的心得和體會時,蘇慶鬆說,在幫扶工作中,我們堅持先做好“村民”,真正融入農村生活,與當地幹部羣衆打成一片,把“交談”變成“交心”,進而吃透村情民意,設身處地爲村民解難題,爲村莊謀發展。
蔡志萍表示:“一中院的幫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贏得了廣泛好評,這既是對我院幫扶工作的一種激勵,也是一種鞭策。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的正確決策,也離不開工作組自身的辛苦付出。”蔡志萍強調,幫扶工作任重而道遠,工作組務必做到:要結合專業優勢,繼續完善幫扶措施,確保幫扶內容切實可行。要繼續做好司法幫扶,積極提供法律指導。要結合幫扶村的實際困難,在職責範圍內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努力爭取相關的政策支持。要樹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務實的工作作風,正確履行職責,努力把幫扶村的經濟發展、和諧穩定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