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細節展現大精彩
——中材裝備最美青工劉佔傑事蹟
劉佔傑,現任中材(天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結構車間鉚焊班組副組長。一直以來,他以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勤奮刻苦的學習品質,爲青年員工做出了表率。
劉佔傑經常感慨,當今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快、專業化強,作爲一名技術工人,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工藝,把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在爲公司節成本,提效率方面下功夫。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劉佔傑努力觀察研究機械加工的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有改進提升空間的零部件,力爭能讓製作工藝更加成熟、完善。
2013年8月在製作貴州晴隆項目中組對輥壓機時,劉佔傑把機架中要求探傷的坡口加以改進,使操作者在焊接過程中更容易保證焊後質量。
公司堆焊立磨輥套時,輥套大端圓角堆焊位置接近於橫焊位置,不利於焊縫成型。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劉佔傑認真計算了焊槍與工件的焊接角度,對簡易變位機進行了改進,把油缸下移,使焊接角度更合理,外觀成型質量大幅提高。使用工裝後堆焊位置處於平角焊位置,較橫焊位置而言有利於焊縫成型,焊道與焊道之間的焊縫搭接較好,降低了輥套大端圓角掉塊和脫落的風險。
堆焊用的刨削輥軸的電極盤腐蝕及磨損比較嚴重,需經常更換,爲了節約材料和製造費用,劉佔傑仔細研究後改進電極法蘭結構,將工具電極直徑700毫米的法蘭整體改爲兩件組合,中心部分改爲直徑400毫米的法蘭,外圍由4塊圓弧鋼板點焊到400毫米的法蘭上,達到直徑700毫米尺寸,一旦外圍部分被電蝕掉,只需更換4塊圓弧鋼板,降低了原材料及加工製造費用。
今年加工西馬格的天輪項目時,客戶對產品要求相當嚴格,外緣與輪轂的平面度不能超過0.5毫米,從專業知識上分析根據產品尺寸的大小和鉚工焊接的技術標準,要達到此要求相當困難。爲解決這一難題,劉佔傑帶領同事多次進行技術研討,決定在組對時放好實樣,用水平儀超平實樣製作,組對完畢之後,焊接天輪時要保證水平焊接,班組內自己按照焊接天輪的需要設計製作了兩套支架,使工件實現水平焊接,保證了產品尺寸,達到客戶要求,得到了客戶的讚賞。在製作西馬格搖臺項目時,有工件是用鐵板拼成的H型鋼,由於焊接之後變形需要調平翼板,當時公司只有火焰調平,時間太慢,劉佔傑就做了一個小型壓力機工裝,使生產效率提高好了幾倍,爲公司節約了成本。
公司在製作大型燃燒器項目的噴煤管部分時,由於不鏽鋼把釘與母材材質不符,焊接外風管把釘經常與母材裂開。發現這一問題後,劉佔傑積極思考,選用其他材質焊條反覆實驗,最終確定了將焊條改爲302材質加熱後焊接的方案,效果非常好。這一方案在集團產生了廣泛影響,各班組紛紛響應其製作方法,使公司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質量也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客戶的認可。此外,在組對焊接頭部位時,劉佔傑和同事們幾次改進方法,把噴煤管架於工裝之上焊接支撐,使管子在工裝上安全牢固,穿管快捷,安裝頭部方便,達到了圖紙上要求的平面度與層層管之間的間隙要求。
除了關注細節,研究好每一個加工細節外,在平時的工作中,劉佔傑也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2014年5月份公司組織鉚工技能大賽,劉佔傑覺得是一個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好機會,積極報名參賽。當時車間正在生產製作大同煤礦項目燃燒器項目,工期非常緊急,既要保項目工期又要參加技能大賽,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他咬牙堅持,白天趕生產,晚上回家再看理論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在比賽中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提升了自己的技能。
身爲副組長,劉佔傑覺得除了做好自己,更重要的還有協調整個班組的工作氛圍,凡事起帶頭作用。爲了協調班組和生產的順利進行,他每天奔波於倉庫及各班組找料,領件,覈對圖紙問題,還要組織班組成員開展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技能,雖然工作很忙碌,但他覺得每一天都過的非常充實。
別人說,劉佔傑是一個有耐心的人,組員有什麼問題都能耐心解決,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嚴格的人,總是堅持時刻將質量放在首位,要求組員嚴格執行操作方法,控制工藝指標,確保產品質量一次合格,全部達標。
這就是劉佔傑,雖然工作崗位很平凡,工作很瑣碎,但他卻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時刻都以嚴、細、實的態度來面對每一項工作,在小細節處挖掘展現出大精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