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天津市最美青工評選材料
馬睿,男,1984年9月出生,本科學歷,2007年6月畢業於燕山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同年7月到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參加工作。現任天津機場動力能源部綜合辦公室業務助理,兼任動力部團支部宣傳委員。
參加工作以來,他兢兢業業、踏實肯幹,根據工作需要他能夠隨時轉變角色,“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做到“一專多能”,在不同崗位上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發揮專業技術特長 確保污水處理達標
2007年7月,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他便迎來一項艱鉅的挑戰,天津機場1號航站樓即將投入使用,配套新建的東區污水處理廠正處於施工建設的關鍵階段。爲及時掌握施工建設情況,向動力部彙總反饋第一手資料,當時身爲動力部供排水分部污水處理監管員的他,每天都要和同事騎行30餘公里往返於施工現場和動力部之間,從三伏盛夏直至數九寒冬。他和同事用辛勤奉獻確保了東區污水處理廠如期竣工並順利通過驗收,爲1號航站樓按時投入運行提供了保障。在後續的工作中,他與同事密切配合,圓滿完成西區污水廠建設、東區機上液體垃圾處理設置建設等施工項目監管,並配合外包運營單位加強污水廠運行管理,實現天津機場污水排放連續七年達標。如今雖然他已經不在污水處理監管崗位上,工作之餘他時常還會回到污水廠瞭解運行情況,與外包單位人員進行交流討論,爲污水廠持續穩定運行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完善宣傳隊伍建設 發揮企業內宣作用
2010年,因工作需要調任動力部綜合辦公室業務助理後,他主動承擔起整個部門的新聞宣傳任務。針對動力部保障任務重、新聞點多、宣傳力量不強的實際情況,他決定打造一支能夠確保新聞稿件時效和質量的通訊員隊伍,他親自制定隊伍建設方案,從各部門選拔出具有一定寫作基礎、對新聞宣傳感興趣的年輕員工作爲骨幹,並號召全體員工樹立“人人都是通訊員”的理念,充分認識新聞宣傳對於部門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他還組織開展了稿件寫作培訓,提升通訊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在他的帶動下,動力部各部門員工投稿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連續4年超額完成宣傳報道任務。因爲在新聞宣傳工作上表現突出,2012年底他被天津機場黨羣工作部任命爲內網和內刊的兼職編輯,兩年多的時間裏,他在完成好本崗工作的基礎上,爲機場各部門修改潤色稿件1000餘篇,參與《天津空港報》編輯排版18期。2014年4月至10月期間,他被借調到機場黨羣部協助開展天津機場2號航站樓建設及京津冀民航運輸協同發展各個重要節點的新聞宣傳工作。2014年8月28日機場2號航站樓正式啓用時,正值他籌備9月初婚禮的緊張時期,他爭取家人和未婚妻的理解與支持,加班加點確保各項新聞宣傳任務的圓滿完成,得到了黨羣部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肯定。
完善能源運行標準 規範機場能源管理
爲進一步規範能源運行管理,動力部於2012年啓動了《天津機場能源運營管理標準庫》編制工作。他作爲本次標準庫編制的牽頭負責人,積極主動與動力部各部門進行對接,瞭解供電、供排水、暖通、空調等專業當時執行的各類標準情況,逐一覈對是否仍在有效期內,是否有相關補充標準出臺,並結合實際引入新的標準。由於動力部業務範圍廣、涉及標準多,在編制標準庫期間,他幾乎天天留宿單位,利用網絡數據庫、各大書店、圖書館以及走訪相關專業人員等多種渠道查找標準。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裏,他共計收集動力部各專業所必需的各類國家、地方、行業標準200餘個,搭建起了標準庫的總體框架。在隨後的幾年中,他和同事一起根據動力部業務調整和行業新規出臺持續對標準庫進行更新完善,爲加強天津機場能源運營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團員隊伍建設 豐富青年員工生活
自2008年擔任動力部團支部的宣傳委員以來,他始終將加強青年員工隊伍建設作爲一項重要任務。他積極協助團支部書記制定團工作計劃,組織策劃了“實現節能增效,共建綠色家園”節能宣傳志願者服務日、“四創引領四提升,譜寫動力新篇章”主題演講比賽、“弘揚五四精神,打造優秀團隊”青年野外訓練等影響大、反響好的主題活動,建立起企業文化宣教園地、體育活動園地、文藝活動園地等動力部員工“三園地”,大大豐富了團員青年的業餘文化生活,進一步提高了團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還發揮自己在新聞宣傳方面的特長,及時將團支部開展的各項活動通過機場內網、內刊等媒體進行宣傳,充分調動起青年員工參與團組織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展示出動力部團員青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經過團支部委員和全體團員青年的共同努力,動力部團支部榮獲2012-2013年度天津機場和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同時有5名團員、團幹部先後獲得天津機場、集團公司、民航局以及天津市級表彰。
深化班組品牌打造 提升班組管理水平
2011年,天津機場響應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號召在全面開展了“四型”班組建設活動。面對着班組建設這一全新的課題,他對接機場“四型”班組建設方案,結合動力部各班組業務特點,細化班組建設計劃,以業務範圍最廣、保障任務最重、年輕員工最多的供電分部維修二隊爲試點開展“保障型”班組打造。爲深入瞭解班組情況、挖掘班組亮點,他主動向部領導申請前往維修二隊實習,與班組成員同工作、同生活。不懂電工技術,他就幫助同事們保管維修工具、記錄儀表讀數、進行數據分析、修改新聞稿件,迅速融入到集體中去。針對維修二隊主要負責供電維修業務,他和同事們集思廣益、深入研討,將班組命名爲“亮電”,寓意爲“揮灑能量與激情,點亮光明與希望”,並提煉出班組的“亮電精神”和“六大核心理念”。他協助班組對現有各項制度進行梳理修訂,合理調整班組成員職責分工,同時還結合班組成員親如一家的融洽氛圍,與班組長共同歸納出《班組長“五清楚”、“六必訪”、“七必談”制度》,進一步明確了班組長維護集體和諧穩定的具體責任。經過持續開展班組建設,“亮電”班組成爲了天津機場標杆班組之一,市總工會、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領導多次來到班組考察調研,班組連續五年被評爲天津機場先進班組,並獲得天津市“工人先鋒號”、“安康杯”優勝班組等殊榮。雖然他在這個班組的時間並不長,也不是班組的正式成員,可班組全員卻早已把他當作親兄弟一般看待。2013年5月,經動力部和天津機場推薦,他參加了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組織的“青年計劃”班組管理提升培訓。培訓結束後,他結合課程上學習到的內容和“亮電”班組建設中積累的經驗,對動力部班組建設思路進行了全面梳理,總結形成了一套貼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班組建設模板,並在其他班組中逐步推廣,推動動力部班組管理整體水平持續提升。
參加工作的七年多時間裏,不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默默地奉獻着,儘管沒有取得過突出成績,也沒有受到過各項嘉獎,但“踏實可靠”四個字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每位領導和同事腦海中。今後他將繼續發揚自己踏實的工作作風,發揮自己“一專多能”的業務特長,爲天津機場又快又好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