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喂,您好,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舉報中心12315、12365、12331三條熱線格外忙碌。昨天,本報記者在該中心跟這裏的工作人員一起,度過了一個特殊的週末。
今年30歲出頭的佟侃和趙楊,雖然看上去像剛畢業的大學生,但實際上已經是中心具有10多年受理消費投訴經驗的“老手”了。很多投訴電話,經過他們的處理,都會得到圓滿解決。12:20,輪到佟侃吃午飯了,記者看到,一杯水、三片面包、一個橙子,就是他的午餐。他笑着告訴記者說:“我們沒有固定的午餐時間,平時有食堂,爲了保證接聽電話,大家都輪着去吃飯。趕上週六日就要自己帶飯了。”他說:“我們接聽電話,不僅僅是單純詢問、記錄、轉屬地監管部門,而是要根據消費者反映的實際情況進行甄別,不放過任何關鍵節點。因爲記錄越清晰、客觀,越有利於監管部門瞭解情況,便於投訴的解決。”正準備吃午飯的趙楊看了下手錶,對記者說:“每年的3月14日和15日,都是消費投訴井噴的日子,你看現在還不到12:40,我們就接聽了900多件投訴了,估計3月15日當天還要更多。”
記者瞭解到,很多工作人員都和趙楊、佟侃一樣,沒有年節的概念,即使父親腦出血住院治療,愛人生小孩等特殊情況,這些年輕人也都會在家屬情況稍穩後,就回到自己的崗位。對此,趙楊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之所以主動放棄假期、休息日,就是考慮到這項工作比較特殊,如果少了一個人,那麼其他人的工作量就會增加。所以,我們大家都盡力克服家裏的困難,能不歇班就不歇。”在這個平臺接聽電話的年輕人,不少都身兼數職,除了接熱線、督辦、回訪外,還要定期結合自己接到的投訴情況,對基層單位、設在企業的維權服務站,以及設立在社區、居委會的維權聯絡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以利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第一時間得到主張。
昨天,直到近22時,他們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對當天進行了簡單小結後的佟侃告訴記者,平時人工接聽時間是8:30到17:30,其餘爲電子留言接聽。但是每年的3月14日和15日比較特殊,一般都要忙到深夜,大家都已習以爲常。
每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是消費者的節日。在這一天以及這一天前後的一段時間內,從坑害消費者的假冒僞劣商品,到缺失誠信的低質服務,再到泄露乃至濫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不法行爲,無良商家的種種劣跡都通過各種渠道被曝光、被調查,直至被繩之以法,年年搞下去,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將得到持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將更加完善,對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依法治國將起到積極作用。
“攜手共治暢享消費”是中消協今年的年主題。正如這八個字所說的那樣,爲消費者創造安心消費的環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消協組織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搭建維權共治新格局,努力開創消費維權新局面。廣大消費者也要善於運用維權工具,不斷提高科學理性消費的意識和能力。只要全社會各個環節攜起手來,共同關注,一起努力,形成合力,我們的消費環境一定會不斷得到規範和淨化,暢享消費才真正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