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青春獻鑽塔技術當尖兵
申君寶,32歲,中共黨員,渤海鑽探第一鑽井公司70027鑽井隊技術員,2007年畢業於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同年7月參加工作,心中懷揣着石油夢來到了天津,來到了渤海鑽探,來到了第一鑽井公司70027鑽井隊,當上了一名光榮的石油工人。
工作8年來,他隨隊伍先後輾轉大港油區、毛烏蘇沙漠、冀東人工島等多地施工,野外艱苦的工作環境磨練了他的意志,大量的現場實踐提升了他的技術水平,井隊技術管理、生產、安全等多方面的學習和積累提高了他的管理能力,讓他從一名鑽工一步步成長爲一名技術員。2012年獲得了“優秀技術員”稱號,2013年獲得“優秀隊幹部”稱號,2014年獲得“技術明星”稱號,參與施工的井多次刷新技術指標。
做一名善於學習的技術員。他堅信,一分付出纔有一分收穫。在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在實踐中巧學、巧幹和日常經驗的積累,正是這種靈活務實的作風,使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有了很快地提高。快速進步並沒有使他沾沾自喜,而是更加激發起刻苦學習技術的熱情。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就記錄在本子上,利用休假的時機,向專業人員請教。“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工作中,他向隊上的大班人員學習設備管理知識,向定向井施工人員學習定向施工經驗,向錄井人員學習地質知識,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現場知識積累。在NP23-P2013井施工中,根據設計提示館陶組有玄武岩,而地質人員也肯定的說有玄武岩,他仔細分析了3口鄰井的地質資料,通過對比發現這一段是灰綠巖,巖性成分跟玄武岩相似,但是可鑽性好,於是他果斷的下達技術指令,用PDC鑽穿該地層,這也爲該井刷新區塊指標打下基礎。
做一名潛心鑽研的技術員。每口井從開鑽到交井,他都堅持對鑽井技術指標認真分析,對技術措施進行對比,在NP12-X168井施工中,玄武岩井段長達1168米,在與項目部技術人員討論施工方案的過程中,他提出了用高效PDC鑽頭鑽穿玄武岩的建議,並被採納,縮短了將近2個月的施工週期。在施工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他向廠家技術人員認真請教、“刨根問底”,從原理到現場應用,直到弄明白爲止。他積極參與公司的科研項目,不斷增強自己的理論知識,用於指導現場生產。參與了《冀東南堡油田潛山超深水平井鑽井技術》等5篇技術論文的撰寫,其中《NP12-X168井大位移鑽井技術》獲得渤海鑽探專業技術優秀論文一等獎,《大港地下儲氣庫擴容鑽完井技術》獲得第三屆天然氣藏高效開發技術研討會一等獎、氣體能源開發技術國際研討會一等獎。
做一名盡職盡責的技術員。當一名技術員不容易,當一名好技術員更不容易。在日常工作中,他抓住工作中的每分每秒,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他認爲“技術員肩上擔子重,一口井的成敗關鍵在技術員身上”,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風霜雪雨,每次起下鑽只要鑽具在裸眼井段,他都盯在鑽臺,組合鑽具、換鑽頭都是親自參與,即使是休息,他也是合衣而眠,對講機24小時開機,隨時掌握井上施工動態。在NP12-81井施工中,該井施工到2700米處,出現了滲漏情況,如果不及時控制漏失,最終會影響井下安全。爲此,他一直堅守在鑽臺上值班,觀察並記錄堵漏過程和堵漏效果,並根據漏失速度和漏失原因,來指導配備新的堵漏劑,直到安全鑽出漏失層。每逢施工關鍵階段、重點井,他都主動放棄休假,堅持跟班作業。在古潛山超深預探井NP3-82井的施工中,隊長多次讓他抽空休息,但是他心裏想“等幾天再休息吧,現在是關鍵階段”,在長達1年的施工期間,他休假時間不到10天。2014年元旦,因肚子疼痛難忍,他到醫院檢查發現患上膽結石,做完手術後一個星期,他又匆匆趕回井隊,堅守崗位。他心中想着的如何不辜負公司的信任,如何才能把這麼重要的井順利完成,不能辜負公司的期望。
做一名搭橋鋪路的技術員。他給自己不斷“充電”的同時,認真抓好培訓工作,並且對照生產實際進行總結摸索,思考怎麼講職工容易接受,怎麼講效果好,不斷總結培訓心得體會。因此,他結合現場給泥漿工講解泥漿性能測量、常用料的性能,給司鑽講所鑽地層特性、複雜處理方法,給副司鑽現場講解遠控臺工作原理、常見故障排除等,在給別人講解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身水平。是他,在鑽井隊掀起了一股學技術熱潮,真正實現了“技術分析進班組”,正是因爲員工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有效發揮了團隊力量。參加工作8年來,申君寶帶領隊伍累計打井33萬米,相當於37座珠穆朗瑪峯的高度,用他的執着和堅定,在大漠、在海邊、在深山書寫着美麗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