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種出的瓜果蔬菜,可以豐富京津冀三地市民的餐桌;京冀科研院所的農業科技成果,能幫助天津發展都市農業……隨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三地的農業合作邁進深化階段,將採取多項措施共同打造新格局。
打造京津冀休閒農業圈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三地在休閒觀光農業旅遊方面優勢互補、特點各異,天津地處九河下梢,山、水、河、湖、海、溼地齊全,休閒觀光遊資源豐富,特別是農業資源和產品整合開發爲市民提供更多休閒的好去處。
從3月14日持續到5月份舉辦的“第三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天津和河北的農業部門首次被邀參展,天津館的獨特體驗讓北京的劉穎一家流連忘返。她說:“第一次真實地看到漁網、漁船,而且薊縣盤山的實景表演也很有意思,有機會一定要去天津看看。”
天津市農委對外經濟處處長劉國盛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通過向北京、河北展示天津現代農業、科技農業、休閒農業,使天津農業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現,不但讓京冀的市民認識天津、瞭解天津,同時推動了京津冀農業的深度合作。”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瞭解到,爲了更好地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形勢,天津規劃建設9條精品“津線”,對接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相關項目。天津市農委提出發展休閒農業“9123”載體建設計劃,即全市規劃建設9條休閒農業精品線路,打造10個休閒農業精品示範園,改造提升200個休閒農業特色村點,培育3000個休閒農業經營戶,全面推動休閒農業發展。
京津冀農業多領域深化合作
日前,京津冀三地農委正式簽署框架合作協議,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邁入了深化合作階段。市農委對外經濟處處長劉國盛說:“隨着京津冀三方簽訂《推進現代農業協同發展框架協議》,京津冀三地農業合作將從休閒農業,擴展至農產品質量監管、產銷對接、都市農業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是‘全方位’、‘多領域’的攜手發展。”
按照三地簽訂的《推進現代農業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從百姓“菜籃子”需求出發,京津冀將加強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市場流通體系建設,推進農批對接、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同時,三地將發揮各方比較優勢,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走出去”方面開展交流合作,重點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推廣,動植物疫病聯防聯控,以及節水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發展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特別是積極打造合作平臺,引導農業企業“走出去”,開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共同探索都市農業的多種實現形式,重點在籽種農業、會展農業、觀光休閒農業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開發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多種功能。
劉國盛透露,目前,市農委已經制定了京津冀農業協同發展的具體規劃,接下來將由林業、畜牧、科技院所等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就具體合作項目儘快推進落實,推動京津冀農業的協同發展。(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