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賀常鬆事蹟材料
賀常鬆,男,198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2001年7月畢業於河北工程學院,本科學歷,工程師,現任中鐵十八局集團二公司雲桂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參加工作9年來,賀常鬆同志先後參建了被譽爲沿海鐵路第一橋的溫福鐵路鰲江特大橋工程、西銅高速、向莆鐵路、銅黃高速、雲桂鐵路南盤江特大橋等多項國家重難點項目建設,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優化、責任成本控制、項目技術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2007年1月由賀常鬆負責管理53#、54#水中墩施工。水中墩施工必須要掌握江水潮起潮汐的規律,爲了掌握這一規律,他對潮水24小時的漲落進行了詳細記錄,爲施工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水中進行鑽孔樁施工首先要進行圍堰,由於一些地方淤泥層非常厚,並存在流沙和移動的孤石,圍堰往往會變形,使鑽頭無法正常工作。爲了解決難題,他多次與總工程師於長彬就治理方案進行探討,最後採取了“注漿圍幕”施工工藝。
2009年5月,他被調到銅黃高速項目擔任總工程師一職。銅黃高速項目地處黃土高原峽谷,前期因資金緊張而造成了三次停工,導致工期滯後,而該橋140米高墩、160米大跨又是銅黃線重難點控制工程,如何加快工期成了困擾他的難題。爲了儘快扭轉局面,他白天蹲點,晚上根據白天掌握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在高墩施工過程中,他通過反覆測算和論證,提出了採用翻模施工工藝,一次澆築6m墩身,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程進度,還一舉扭轉了工程形象進度嚴重滯後的落後面貌,打開了工作局面;在長14米,高10米的0#和1#塊段700多方混凝土澆築施工中,他通過多次模擬實驗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採用了一次性澆築的方式,使整個工程工期提前了1個月時間。
2012年6月,他所負責的沮河特大橋被交通運輸部列爲“五化”試點項目。爲搞好“五化”項目,他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每天深入施工一線,與技術和管理人員研究、探討、解決技術方案,改進現場存在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他帶頭嚴格遵守“五化”管理的施工要求和標準。爲強力推進項目標準化建設,建議項目主管領導投入40多萬元安裝了遠程無線監控系統,施工實驗等機械大都換上了數控設備,提升了精度,項目部60米文化長廊和信息化管理成爲銅黃高速公路全線的亮點。該項目在“五化”觀摩會上得到了交通部領導的高度讚揚,他本人被評爲“五化”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銅黃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利用工餘時間鑽研工程技術革新。他在工地看到路面鑿毛施工不僅花費工時多,而且效能差。於是通過對秸稈還田機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找出了導致工作效率低的原因。通過對秸稈還田機的改進,不但使混凝土路面鑿毛施工加快了進度,而且每平方米爲項目節約成本近7元錢。他創新的此項技術成果不但在陝西省高速集團範圍內得到了廣泛推廣使用,還被唐山市申請了國家專利。
2012年11月,調到雲桂鐵路項目工作,全面負責南盤江特大橋技術工作。南盤江特大橋是雲桂鐵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集大體積砼、高墩、連續剛構、斜拉橋、懸索橋、拱橋、砼外包工藝及技術於一身,在客貨共線同類型鐵路橋樑中跨度世界第一。該項目具有技術複雜,施工難度大,工序相互制約,工期緊,施工條件差,安全風險大,還採用了多項國內鐵路建設史上從沒有用過的新施工工藝等特點,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他的帶領下,項目部技術人員狠抓現場技術指導和管理工作,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科學施工,施工難度最大的環節,鋼管拱吊裝提前40天全部完成,受到業主和監理的表彰,並在2013年5月被天津市評爲“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在南盤江特大橋鋼管拱管內混凝土壓注過程中,爲保證管內混凝土的質量和密實度,積極優化C80管內混凝土壓注工藝,採用了工藝先進真空輔助一次壓注方法進行施工。在檢測完成後,密實度和質量達到100%。
進入2013年以來,雲桂南盤江特大橋進入了最關鍵的鋼筋混凝土外包施工階段,拱圈外包混凝土施工採用了縱向分段橫向分環的工藝進行施工。面對施工工序複雜、工期緊張、結構新穎、受力複雜等施工、技術難點,他帶領技術員認真分析施工工藝,優化施工方法,把拱圈外包由原設計的六環簡化爲五環進行施工,爲現場施工節省了近一個月的工期並減少了施工接縫保證了結構質量。在科技工作管理工作中,他認真積累和總結施工工藝、科技成果,帶領分部全體技術人員在工法、專利、科技進步獎、科技論文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中:《大跨度拱橋勁性骨架吊裝扣錨系統施工及索力控制工法》獲2013年度企業級工法;《大跨度多節段勁性骨架安裝測量控制工法》獲2013年度企業級工法;《大跨度鋼筋混凝土拱橋勁性骨架鋼管拱加工製作施工工法》獲河北省優秀工法;《多跨連續剛構高溫條件下一次合攏技術》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大跨度拱橋勁性骨架製作安裝及鋼管內高標號混凝土施工技術》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外包混凝土斜拉扣掛和分環分段組合法施工方法》、《大高差鋼管內高標號混凝土一次性對稱連續真空壓注方法》、和《大跨度鋼管拱外包模板施工二級提升平臺應用技術》3項實用新型專利目前已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