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於當地時間23日凌晨3點18分逝世,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表示哀悼,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新加坡“國父”譭譽參半。
在李光耀逝世的消息公佈後,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迅速發表聲明表示悲痛。潘基文將李稱爲亞洲傳奇人物,說他以強大的領導力和政治才能廣受尊敬。他在執政三十年間,將新加坡從一個發展中國家打造成世界最發達國家之一,使新加坡成爲繁榮的國際商業中心。潘基文表示,在新加坡獨立五十週年之際,人們將永遠懷念這位建國之父。
英國BBC說,從劍橋畢業的李光耀將新加坡從一個小小的港口城市打造成富裕的全球商業中心,因締造新加坡的繁榮而贏得高度讚譽,但同時他也因其鐵腕統治而受到批評。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李光耀統治新加坡政壇多達半個世紀,將這個前英國殖民地轉變爲全球貿易金融中心。李的核心原則包括致力打造高效廉潔的政府,採取有利營商的經濟政策等,吸引了鉅額外國資本和諸多跨國公司雲集新加坡,將本國生活水平從第三世界提升到世界一流。但該報同時對李光耀沒有照搬西方民主也頗有微言。
《紐約時報》稱,李光耀作爲新加坡的國父和首任總理,將這個小小的島國變成全亞洲最富有和腐敗最少的國度之一。“新加坡和李光耀一樣,高效、理智、廉潔、務實、有遠見而且富於創造力。”
文章稱,李的“新加坡模式”也時常被批評爲溫和獨裁,稱其集權、政府廉潔、經濟自由,但同時壓制政治對手、對言論自由和公開集會管控嚴格。《紐約時報》並對新加坡的未來提出疑問,當李光耀的影響逐漸褪去時,在可能更自由的新一代人手中,李所創造的模式會發生怎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