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北京市民李先生反映,自己在明城牆遺址公園遊玩時,發現城牆上開設了一家咖啡館,且咖啡館就開在城牆上一角屋內。李先生表示質疑,明城牆遺址爲國家級文物,在文物舊址內經營咖啡館進行營利性活動是否合適。明城牆遺址公園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開設咖啡館是響應遊客的建議,完善景區配套設施。該城牆是按照原樣修建的,並不是古遺蹟。(3月22日《北京青年報》)
景區裏能不能開設咖啡屋?這要看是什麼樣的景區。如果是普通的名山大川,應該沒有問題。關鍵在於,這個明城牆遺址公園是國家級文物,是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個地方開設咖啡屋目的只是爲了賺錢,而不是爲了保護文物古蹟。
管理方的理由似乎是充分的。他們說這是爲了響應遊客建議。這一點明顯是謊言。對於遊客來說,一般情況下“故地重遊”的人並不多。這是因爲大家都想看看沒有見過的風景,看景區就要花錢,有幾個人願意拿着錢看已經看過的風景?即使,他們真的希望能有一處咖啡館,鑑於自己已經不會再“到此一遊”了,也就不會去提這樣的建議。請問,管理方說的迴應遊客建議從何而來?究竟是遊客建議,還是商家建議?
對於這處咖啡館設置在城牆上的做法,管理方認爲不是古蹟,因爲這處城牆是按照原樣修建的,不是古人建設的。表面上看也能說的過去,仔細想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既然是按照原樣建設的,試問明城牆的原樣裏有咖啡館嗎?顯然是沒有的。我們對於文物的保護有着詳細的規定,不能破壞文物的原樣。雖然說,這處明城牆並不是原來的明城牆,問題是修建的目的是什麼?修建的目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之下,恢復歷史文物的原貌,彌補殘垣斷壁的遺憾。可以說,每處文物,都會有這樣的修復和建設。但是,目的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保持古蹟韻味。
1970後出生的人都喜歡聽一首歌曲,叫《走過咖啡屋》,這首歌曲“每次走過這間咖啡屋,都慢下了腳步”的唱詞,讓很多人動容,表現的是一個人走過咖啡屋對舊有情節的懷念。不知道,當我們走過“明城牆的咖啡屋”的時候,有多少人會慢下腳步?
對於普通的遊客來說,他們未必會慢下腳步。面對景區高昂的物價,不是萬不得已,誰會到咖啡屋裏去坐坐?而最該慢下腳步的監管部門,顯然也沒有慢下腳步。文物保護就要儘可能不破壞原樣,對於監管部門來說,爲啥不去慢下腳步去制止?爲啥不糾正“煞舊景”的利益咖啡屋?
說到底還是利益在心中慢下了腳步造成的。文物古蹟裏有貴賓廳;古城牆掏了個辦公室;禁止攜帶礦泉水進入的文物景區,裏面卻成了食品的雜貨鋪;不準攜帶照相機入內的景區,卻強迫給遊客拍照。這都是爲了健全景區設施?這都是爲了遊客的需要?
“明城牆的咖啡屋”,無疑是破壞了文物的整體風格的。走過“明城牆的咖啡屋”,監管部門爲何沒有慢下腳步?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