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中小學生家長們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剛剛公布施行的『小昇初』新政策了。不僅僅是今年應屆小學畢業生的家長在仔細琢磨新政策的具體內容,連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家長,甚至未上學孩子的父母也開始『研讀』新政策,還要不要買學區房,成了這些家長最糾結的問題。
天津市新出臺的『小昇初』新政策,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角度,取消了沿襲多年的昇學考試,將區域內的小學和公辦初中『對接』,劃入同一初中招生學區片的小學畢業生們,通過志願填報和隨機派位的方式昇學。在家長們看來,原先小學的學區片已經單純成為報名上小學的依據,至於以後上哪所中學,不再由一場考試決定了。前些年一直炒得火熱的學區房還有沒有買的必要?家長們各有自己的想法。
困惑
入手學區房還能不能上心儀名校
陳女士今年年初還在房產中介留意學區房。為了上幼兒園中班的兒子兩年後能在和平區上一所有名的小學,她從一年多以前就在幾家房產中介留了買房信息,指名要買市實驗小學或岳陽道小學的學區房。
結果房子還沒看好,就趕上『小昇初』的新政策出臺了。上初中基本上靠『搖號』了,動足腦筋買學區房還有沒有必要?陳女士開始四處打聽消息。
陳女士說,看今年的政策,孩子小學畢業上一中的可能性只有25%,為了這25%的機會,花上一兩百萬買學區房還值不值?現在她跟好幾個計劃買學區房的家長都在算這筆賬。因為誰也不能預測幾年以後的情況。而且大多數買熱門小學學區房的家庭並沒有住在那裡的打算,入手學區房孩子順利上了小學以後,這套房子還好不好轉手,都是個未知數。
幾番考量後,陳女士決定先暫緩看學區房的腳步。
糾結
東拼西湊換個學區房有沒有用
薛女士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現在住在南開區的薛女士一家,原先計劃為了孩子上和平區的小學換個學區房。『小昇初』新政策出來後,原本堅決要買學區房的薛女士糾結了。
薛女士說:『家裡購房款不足,房產中介人員一直積極幫我算買房的賬,賣掉家裡的兩套房子換和平區一套可以全家居住的單元房。現在我猶豫了,新政策並不能保證我的孩子在和平區上一所有名小學後,還能考上一所有名的中學,因為考試取消了。』
讓薛女士想不到的是,房產中介人員也在幫著研究新政策。『負責接待我的一個小伙子說,買個和平區的房子,即使上公辦好初中的機會少了,但還是可以上和平區的民辦初中呢。但我還是有擔心,這樣的機會到底值不值得用兩套房子來換?』薛女士說。
機會
擇一所名校變為擇一區學校
買學區房,顧名思義,家長就是要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學校,纔一擲千金的。現在實施對口學校隨機派位的辦法後,很多家長對學區房的價值產生了疑惑。
楊先生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當初他花了近兩百萬元為孩子買了和平區某名小學的學區房。用學區房換了孩子和平區學校學籍的楊先生,本想在最近兩年將這套學區房出售,可『小昇初』新政策出臺後,楊先生的售房計劃就是遇到了阻力。
不少跟他諮詢的家長說,楊先生的學區房只能保證孩子上一所不錯的小學,可六年以後的昇學誰能保證呢?為了房子能順利出手,楊先生也是多方諮詢,還接連幾天研究新政策。現在,楊先生的售房口號是:買了學區房,可以保證孩子小學和初中九年都在和平區上學。
楊先生說,劃入同一學區片內的小學和公辦初中是隨機派位入學的,可起碼還有機會進入好學校,而且老師現在也輪崗交流了,『派位』到其他學校,也還是有機會遇上好老師的。在楊先生看來,新政策提出的教育均衡發展,是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學校均衡發展,現在買學區房的視野要擴大了,從原先選擇一所學校,到選擇一個區的學校,從原先單純選擇小學六年的入學質量,到現在要看小學和初中九年的入學質量了。
學校聲音
紮堆買房入學能有緩解
『家長前些年買學區房都買瘋了。』某熱門小學校長對學區房熱深有感觸。該校長說,往年這個時候,學校都能接到好多家長的諮詢電話,無外乎一個問題——你們學校的學區片是什麼范圍?都是瞄著學區片找房源的家長。
這位校長說,紮堆買學區房的結果是,以前每年新一年級都要招收幾百名學生,編成十幾個教學班。而到開學後的入戶普查時,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本不住在學區片內的房子裡,實際上很多都是人戶分離的新生。這些年,各區熱門小學都因為片內生源多而擴大校捨或是設立分校。施行小昇初新政策後,受益最大的可能是我們這些家長眼中的熱門小學。隨機派位的辦法將擠初中名校的可能性降低了,家長未雨綢繆買熱門小學學區房的熱情也會隨著降溫吧。
家長觀點
買學區房就是買個教育氛圍
近日,記者在河西區、和平區等幾所小學門口跟多位家長聊起小昇初新政策和學區房的話題。一些家長表示,自己當初就是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纔買了學區房落戶在此,而學區房的條件並沒有現有住房環境好,所以就沒有把家搬過來。看看校門口有多少汽車來接孩子,就知道有多少通過買學區房來擇校的家長了。
至於施行初中招生新政策後,還有多少家長會買學區房的問題,家長們觀點並不一致。有的家長認為,與其花很多錢買學區房,還不如直接選擇民辦學校或者國際學校。也有的家長認為,買學區房還是可行的,孩子學籍落在哪兒,也是一種擇校的方式。即使選擇民辦學校,也是在學區房所在區縣內的選擇,花這筆錢其實就是購買了一種教育氛圍。
如果不買學區房——
老師交流了還用不用擇校
取消了昇學考試後,為了讓區域內的學校實現均衡發展,各區縣在制定初中招生實施方案時,都采取了校長、老師定期交流制度。對此,有家長提出,這是不是就淡化了名校與非名校之分?真的能縮小學校之間教學水平的差距嗎?
學生家長張女士認為,教師和校長的交流比例並不很高,我的孩子後年昇學,不管這六年孩子成績如何,如果被隨機派位在一所普通中學,那孩子還能有機會聽交流來的名師講課嗎?不能擇校,還有沒有擇班的機會?為了今後的中考和高考,是不是分配到普通校的學生家長更要送孩子上課外小班呢?花很多錢買學區房來押今後幾年擇校的寶,實在有些不值。
學生家長顧先生說,家長買學區房,其實就是為孩子選擇進入名校,實行小學和初中劃片隨機派位入學,讓小學入學擇名校的優勢大大降低。家長們買學區房,是相中了名校的教育資源。如果不買學區房,施行新政策後,名校長和名教師如果真正流動起來,孩子在普通校遇到好老師,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種方式的擇校吧。
民辦學校的面試題是個謎
也有部分家長把研究『小昇初』新政策的目光對准了民辦學校。
學生家長鄭女士說,因為戶口在教育質量相對較高的區,就沒有為擠進名校特意換學區房,想著孩子只要努力學習,也一樣有機會考上好初中。現在實施新政策後,孩子是在被動等著隨機派位進入有名氣的初中。周圍不少家長就覺得試一試民辦學校也是個機會。
『民辦學校的招生比較靠前,可以給孩子多一種選擇。』學生家長田女士說,『不少孩子還沒到六年級的家長覺得,民辦學校給沒有買學區房的家庭一個花錢擇校的機會。民辦學校有面試,對孩子是個未知數,面談會涉及哪些內容?有什麼評價的標准?還會不會看以前的成績?現在還是個謎。』
記者手記
一個新政策的頒布實施,特別是涉及千家萬戶的昇學話題,總能引發各方關注。家長們為孩子選擇優質教育資源拼盡全力買學區房,今後這一舉動似乎要打在棉花上了。均衡教育資源並不是要裁掉長板,可每個孩子都能那麼幸運地遇到名師點撥嗎?提昇每所學校的教育質量需要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怎樣不讓孩子努力的前方出現真空,不只要家長操心,更要教育者動足腦筋。(記者賈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