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要想富連“網路”
—— 4G網爲薊縣山區致富插上信息化翅膀
天津北方網訊:“現在養殖基地裏用上了天津移動的CPE設備,連上了4G網絡,經營一下就方便多了!”在位於薊縣下營鎮東山村半山腰的天津市東山鵲山雞養殖合作社養殖基地,一提起網絡致富,合作社總經理胡金豔就笑得合不攏嘴。原是薊縣一中副校長的胡金豔離崗後和老伴養起了鵲山雞、賣散養山雞蛋,一心希望摸索出一套適合薊縣山區鄉親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胡金豔說:“這裏的雞在全市首家獲得生態原產地產品認證,在全國首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產品專用防僞標籤。”正是有了這一認證,合作社出產的每盒山雞蛋都要從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申請唯一的專用標籤,貼好才能上市。
“以往養殖基地沒有網絡,只能在薊縣城區上網申請好專用標籤,再開一個小時的車到山上,一旦出了點差錯就要來回跑。”胡金豔說,“如今,我們用上了4G網絡,在養殖基地專用標籤隨用隨申請;還可與超市等客戶通過網絡隨時聯繫,監控銷售情況,及時補貨;淘寶店等線上銷售更是一下子增加好幾倍。”
更讓胡金豔欣慰的是,移動CPE設備的4G上網費約合每月57元,比起動輒幾萬元的寬帶鋪設費用,農民負擔得起。
天津移動薊縣分公司總經理蔡大勇介紹,CPE設備從外形和功能都類似家用無線路由器,可將周邊基站4G信號分撥給用戶無線上網,十分適合薊縣山區農戶、蔬菜大棚、山上養殖場等有線寬帶不易覆蓋地區的信息化建設。目前,薊縣大約已有2100多農戶通過這個設備用上了4G網絡,走上了農業信息化的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曾是一句深入人心的引領農村致富的推介語。如今,4G網絡搭建起的信息化平臺就是新的致富“網路”。
胡金豔的老伴吳竹亭算了這樣一筆賬:薊縣山區不少農戶收入依靠果樹種植,每畝果樹年收入大約1000元左右,如果能在果樹下套養鵲山雞出售山雞蛋,農戶的年收入至少是果樹種植收入的4倍至5倍。“希望吸引更多農戶加入果樹下套養鵲山雞增收致富,但這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撐,要靠4G讓優質的農產品走出去。”
薊縣副縣長謝鵬告訴記者,薊縣正在建設農品聯盟和電子商務平臺,就是希望爲薊縣發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線上線下齊發力,嘗試線上農產品宣傳和鄉村旅遊結合,讓最基層的農戶享受到網絡時代帶來的效益。